【创业网Cye.com.cn】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什么跟政治最沾边?烟酒。于是很多烟酒品牌都“借”起政治的势来。邓小平说过“白猫黑猫捉到老说就是好猫”,于是出现了好猫牌香烟;十八大期间,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上台,贵州的习酒被传将成“国宴用酒”。
《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刊发了一篇文章《中国商标里的政治》,对商标跟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阐释,黑马哥现摘选其内容如下:
商标是商品的标识,一般具有独特的产品信息。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期的各类商标,在其艺术表现中,更多地注入了政治氛围。如果说商标从一个角度代表了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那么这时期的商标就是一种政治与经济的合一了。
清样酒
“在古代,清样是地方大员呈报给朝廷重臣乃至皇帝参阅的朝报。今天,清样依然是为领导者提供决策的直接参考。清样酒,传承清样文化。”
这是“清样”酒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广告,恢弘深远的背景音乐中,一名五十岁上下的男人举起酒杯,默视右上方45度,颇有“荡胸生层云”的气概。
从帝王参阅的朝报,到仅向省部级及中央领导呈报的新华社内部刊物(《国内动态清样》),“清样”真容易让人联想到位高者才享有的信息特权。不过,在“特殊国情”下,它也许只是为了暗示自己的珍贵呢?
清样酒的官方宣传材料这样描述商标诞生的过程:2006年,湖北省委苦于缺少“茅台(600519,股吧)”那样能代表地方形象的酒类品牌,安排某酒业集团进行研制,用“清样”命名,并作为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政要名流的专用酒。
清样酒的实际售价在两千元左右。而命名出自“某原国家领导人特别创意”的“内参”酒,价格略低,各购酒网站的宣传语突出了它“秘行于上流官道、秘盛于大夫显爵、秘藏于皇廷内阁,而鲜为史书铭传”的传统。
俨然将一条跻身神秘权力高层的捷径明晃晃亮在了眼前。只不过,宣传者又在“内部享用”的诱惑中,营造了“内敛乾坤,参悟天地”的境界。
无论是“清样”“内参”白酒,还是“九五至尊”、“紫气东来”、“将军”牌香烟,它们统统活跃在社交场合。于是,人们消费展示的不仅是烟酒,还是一种身份标识、一种关于权力的想象或炫耀。
中南海烟
在另一些时候,这样的身份是通过品牌中的地标完成的,中南海、北戴河、人民大会堂或是钓鱼台,它们指向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权力中心。
然而,根据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不能作为商标。
在中国,现代商标从诞生开始,就带着某种政治意味。民国初年,中国实业家以生产国货自居,商标中多包含“华”、“龙”等字眼,如华生、华德、红金龙,以此号召国人“身土不二”,激烈者则试图唤起抵制洋货的情绪,如“抵羊”牌(“抵洋”)——2012年,民族情绪再次浩浩荡荡,从2004年之后便不被批准的“钓鱼岛”终于成功注册,当然,一款命名为“东京大爆炸”的烟花则被禁售了。
1950年后对民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商标纷纷染成红色,成了“解放”、“跃进”、“工农兵”……
如今,社交用品的商标正在释放出新的政治气息——权力不再遮遮掩掩,开始尝试着标榜自身;对权力的倾慕褪去遮遮掩掩的面纱,正在成为一种消费文化。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