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4日,Google任命高级副总裁桑达尔·皮恰伊(Sundar Pichai,本文尊称其为“劈柴”)执掌安卓(Android)部门。业界对此任命报以高度关注,普遍认为Pichai将在整合Android和Chrome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Chrome产品线的主管来执掌Android,而不是由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执掌Chrome,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暴露了Google对于Android、Chrome二者关系的规划。但在这个预设大框架之下,劈柴同学仍需面对诸多难题,整合之路并不平坦。
Android与Chrome的现状
Android是由Google(通过Open Handset Alliance——OHA,开放手持设备联盟)主导的一款开源操作系统,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和平板。根据IDC的数据,2012年4季度Android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1.598亿台,市场占有率高达70.1%。而Google也借助Android平台,获得了移动搜索、云计算等业务的入口及渗透率优势。
Chrome包括两个产品,一个是Chrome浏览器,一个是Chrome操作系统。Chrome浏览器在2008年正式发布,目前已经覆盖大部分的主流平台,包括:Windows、MAC OS、IOS、Linux、Android等。在Windows平台上,Chrome浏览器的占有率已经位居三甲之列。Chrome操作系统于2009年发布,是一款以Chrome浏览器为核心的轻型操作系统,搭载该系统的笔记本被称为Chromebook。2010年12月Google推出Chromebook原型机Cr-48,随后三星、宏碁、惠普、联想陆续发布了自家的Chromebook产品;2013年1月,Google推出了搭载高分辨率触摸屏的高端机型:Chromebook Pixel。
整合的动机
Android和Chrome原本是两条独立的产品线,前者主要瞄准手机,后者主要瞄准笔记本,但是随着各自的发展,Android已经可以支持平板和笔记本,而Chromebook也开始支持触摸屏,二者的重合日益明显。有业内人士指出:Android和Chrome已经出现了重复的功能,对于Google的资源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
而除了消除这种浪费,Android与Chrome的整合还有更深层次的动机。
收购并发展Android无疑是Google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次成功布局。但由于Android的免费和开放策略——
a)大量规格各异的移动终端采用Android系统,导致app的兼容性问题难以解决,形成了Android平台的碎片化问题,这极大的打击了开发者的积极性,损伤了Google的声誉;
b)许多厂商修改Android的代码,移除了部分、甚至所有的Google服务,使得Google业务的增长无法与Android的增长相匹配,Google投入多、回报少;
c)由于三星在Android平台上的压倒性优势(2012年其移动终端的出货量已经占据Android终端40%以上的份额),已经具备挑战Google的实力,Android平台暗现分裂的隐忧。总之,Android虽然是Google的明星产品,但Google对其控制力逐渐弱化,日益陷入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反观Chrome产品线,它代表的是Google对于互联网(不仅仅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战略性安排。Google认为以后大量的互联网应用将采用Web app(而不再是本地app)的形式运行于Web浏览器,称之为Web化。Web化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云计算,一个是Web浏览器。Google在这两个领域都投入巨大的资源押注未来。Chrome浏览器已经成为Google的优质资产,Chromebook则是Google向硬件渗透、培育并抢占Web化先机的超前产品。与Android设备不同,Google对于Chromebook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其Chome操作系统也仅能运行于指定的硬件之上,可以全面避免上述Android的所有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Chrome浏览器作为一款免费软件,具有替代成本低的缺点;而Chromebook作为一款软硬件相结合的产品,出货量极小,在市场中没有真正影响。所以Chrome产品线虽然已经占据Web化的先发位置,但是基础脆弱,前景并不明朗。
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Google对于劈柴的任命,实质上反映了Google对于未来互联网的态度,体现的是两条战略思路的对决:未来的互联网到底是App化的,还是Web化的。
整合的困境
作为Chrome产品线的核心人物,劈柴掌管Android之后,必将以其习惯的Chrome角度来审视、变革Android平台;而Google高层也势必支持其将Android平台Chrome化的努力,因为Chrome无疑更加符合Google的Web化战略。
但是劈柴的好消息也仅止于此。Chrome虽美却稚嫩,Android虽丑却强大。更为关键的是,还有很多人未必认同Chrome的美,也就意味着他们未必认同Android的丑。尤其是生态圈强悍的Android,已经隐然形成独立于Google之外的强大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劈柴如果操之过急,一味理想化,很有可能触动圈中各类群体的利益,导致Android的公开分裂、甚至衰落。在此之前,各手机厂商在操作系统多样化方面毫不掩饰的努力,无疑已经显现出对Google的戒心,而Google对于摩托罗拉的收购也曾伤害过大量厂家的心。
用小众产品整合大众产品、用“先进”理念改造遗留资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失败的先例举不胜举。劈柴同学手握尚方宝剑,并不意味着他不会陷入“无物之阵”。整合的困境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核心问题包括:a)如何界定Android与Chrome的关系,二者是竞争性的还是互补性的?b)由a发展下去,二者是最终融为一体,还是一个取代另外一个,还是长期并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