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联想柳传志和倪光南
1994年联想集团创始元老倪光南状告柳传志事件尤其具有代表性。
倪光南是技术派,柳传志是销售派。柳传志曾经在公司宣称,“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科技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光南干才能出成绩。”柳传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倪光南在香港开发联想286主板,事前,柳传志再三叮嘱负责生产的周晓兰:“设计出来的主板一定要再三审查清楚,再去生产,批量生产后,再发现错误,损失就太大了。”倪光南等不得时间,强令周晓兰投入批量生产,结果出了错。周晓兰和倪光南发生争执。最后,柳传志不得不出场,硬着心肠对周晓兰吼:“和老倪发生的任何矛盾,都是你的不是。做这件事情,出了成绩,是倪总的,有错的话,你就得担着。不行,将你调回北京。”最终,柳传志将周晓兰调回了北京。
但是,最终两人对公司经营的理念到了最后南辕北辙,联想退出倪光南主导的汉卡市场,柳传志并且否决了倪光南申请的大笔研发经费,倪光南在联想的主要项目几乎停摆。
两人关系在公司成立的第10年崩溃,但是倪柳的关系千丝万缕,很难善终;倪光南状告柳传志存在个人经济问题,认为柳传志在联想的香港IPO项目中窃取国有资产,虚报资产负债表,几乎到了恨不得把柳传志送进监牢的程度。倪柳恶斗持续多年,后来倪光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1995到1996年是他人生最痛苦的阶段,如果当时柳传志不把他“踢出”联想,他也可能会沉浸在负面的情绪里,难以开展自己新的人生。
倪光南的这一着没能让柳传志身陷囹圄,柳传志后来却真的把一度有联想接班人气势的孙宏斌(现融创中国董事长)送进大牢。柳传志向来不吝提拔年轻后进,现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都是在20多岁时获得重用,成为单项业务的总经理。
孙宏斌也是在联想内部快速获得提升,然而外界认为孙窜红太快,节制太少,让联想内部人士认为有动用公司内部资产接济个人事业的企图。柳传志硬是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将孙宏斌移送法办,最终孙在否认犯罪的情形下获判有期徒刑五年。两人爱恨交织的师徒情分至此并未结束。当孙宏斌出狱后,柳传志给了他第一笔资金创立顺驰地产,东山再起。
4、真功夫蔡潘之争
蔡达标、潘宇海,昔日携手创业的兄弟,共同打造了全国餐饮连锁企业 真功夫;他们,前者是真功夫的董事长,后者是真功夫的副董事长,但他们拥有同样47%的股权;他们都不排斥真功夫的IPO上市计划;但前者已身陷囹圄;后者欲借机重掌公司大权。
自2006年蔡达标与潘宇海姐姐潘敏峰离婚后,蔡潘家族的矛盾便日渐升级。不过,一位真功夫子公司的高层称,真正促使蔡潘翻脸的是蔡达标启动的一系列“去家族化”改革。
在“去家族化”改革的进程中,真功夫多位中高层离职或被辞退,尤其是与潘宇海关系密切的原董事周明、华南区总经理易正伟等的离职,使潘宇海进一步被“架空”。
不过,初始股权结构的设置不合理也被认为是内斗的根本根源。初始,真功夫曾由蔡达标、其妻弟潘宇海和一家蔡潘两家共同拥有的公司“双种子”共同持有。这样平均分配的股权结构,对于投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结构,“如果两方意见一致还好,不一致就很难办”。
从2010年开始,两方投资人以为看到了解决真功夫股权问题的曙光。在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们终于和两大股东蔡达标、潘宇海达成协议,由投资人逐渐受让潘宇海稀释的股份,使得真功夫的股权结构“一股独大”。
这个逐渐稀释的过程得到了多方认可,“潘也表现得很有诚意”。投资人也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信任,愿意增加持有股份。
但是由于真功夫性质上属于中外合资企业,相关股权转让需要政府部门审批,这部分股权至今尚未交割完毕。
拆伙不成,便成内斗。
内斗让真功夫IPO上市不得不延迟;与此同时,蔡潘的内斗也在无形中重创了真功夫的品牌美誉度。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