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前向变现机会在变大
因为:移动用户付费习惯好于PC;移动用户需求更加娱乐化生活化;online支付能力和习惯正在养成。
前向变现的机会数据支持:
1)2月到5月,移动游戏率先爆发(估算5月是2月的5倍)——千亿级的面对用户收费的市场
2)下一个爆发点,可能是阅读和音乐,百度更偏向于阅读,音乐还不确定(用户对音乐付费接受起来很不容易)。
c)商业产品和用户产品融合
1)平台:引入服务,促成交易
2)开发者:服务即营销,营销即变现
3)用户:就地获取、就地消费
4)CPS模式的机会大大增加
这很像十年前移动梦网的时代,是以运营商为核心(用户入口,支付),运营商的获利也是靠分成。
d)O2O看起来很美但做起来很难
1)是的,盘子很大,但是很碎(举例:爱乐活效果不显著,打车软件局限在一线城市的天花板)
2)Online to Offline 还是Offine to Online?(团购,网上订电影票,都面临扫街的困境,教育商户)
3)扫街和建设平台都是力气活
4)要形成闭环,必须切入支付(商业非诚信的社会环节,小创业团队基本不可能除非用大平台)
机会:团购正在走向成熟;打车类应用是很好的demo;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业务(岳国峰更看好互联网人做传统业务,不太看好传统业务的人做互联网)
总结:期待web app的出现,但从native app看,目前是互联转向封闭。但移动互联网还处在早期,所有的认知每个季度都被刷新,所以 impossible is nothing Cye.com.cn。
Q&A环节
Q:很多APP做服务,能举一个两个app比较好的,另外对微信商业化的看法?
A:嘀嘀打车还不错,最合理的方式,也许就是接入到大平台(低频的app没必要做一个native app),微信商业化也很难,逃不开支付环节,用户的认知不能那么自然的发生,手机QQ还是微信的两倍量,用户使用行为的引导等等都是问题。微信5.0公众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值得关注。人也许本能是交流和认知世界,如果交流和认知交织在一起,可能会让人困惑。
Q:BAT是否在移动端也是巨头组合?
A:比起PC的开放系统来说,入口是分散的服务价值最高,但对于封闭的系统,平台的价值更重要,如Apple iTunes。对开放的体系来说,成为入口是普遍高频的服务,如搜索。
Q:百度未来的移动规划,硬件方面的是否还会重视?
A:战略布局,百度要做入口,移动入口(搜索为起点) 和LBS入口,走向开放平台,把服务开发者接入进来,阶段性的效果请关注下一个百度世界大会。
另外,百度从来没有做过百度手机,从未做过销售,只有partner。
Q:移动互联网起始点(什么时候大爆发,支付、带宽、软硬件成熟度问题),后几年战略怎么布局?
A:2014年是4G来临,资费会下调,手机端已经开始简化一键支付(一年到两年半,淘宝要做2亿的快捷支付),2015年能看出整个行业的情况。
用户对手机端的熟悉接受度高于PC,从战略排序来说,百度肯定不走腾讯路线,搜索第一。
Q:评价下目前web app 和native app 的博弈。
A:浏览器厂商会力推web化,但有客户端的厂商肯定会推native Cye的,有可能谷歌会觉得安卓离自己越来越远,app的形式对如三星这样的手机硬件厂商没什么影响。
百度在PC上可以做很多作弊流量,但是在移动上基本没有,从这个角度看,web app较为弱势;但从微信看,light app有可能崛起,所以web app也很难说。移动上,百度的框计算是主要的方式,满足的是最终的需求,并不在意page或者app。
Q:传统行业如何从移动互联网获利?
A:移动互联网是对传统互联网的彻底颠覆,用户场景完全不同,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的用户本身。可以参考黄太吉煎饼果子的文章。
Q:云服务商业化的路径?
A:这不是创业团队的机会,是巨头的机会,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是大企业的压倒性优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