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做出牛X产品却没捞着好处的“倒霉蛋”们
设想一下,你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却被他人抱养,那会是怎样的滋味?收养者可能有钱有势,当孩子成年后名满天下,送养者却只剩下回忆。在互联网圈子里这样令人惋惜的故事还真不少,做出了牛X产品却没捞着什么好处的人其实比比皆是。
熊俊:当年10万块卖掉91无线
7月16日,百度宣布将以19亿美元收购网龙旗下91无线,此次标的额超过2005年雅虎10亿美金并购阿里巴巴,最终李彦宏亲赴以18.5亿美元完成收购,成为内地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并购案。
然而背后让你难以想象的是,六年前,网龙买下91无线只花了10万元人民币。如今,91的身价翻了一万多倍,许多知情者都在替91的开发者、一个叫熊俊的年轻人而惋惜。
在新浪微博上,熊俊的个人签名是:91手机助手作者,同步推CEO。07年开发iPhone PC Suite,后加入网龙公司,混迹无线事业部。2010年回到厦门创业,成立同步网络,从此走自己的路。
上初中时,1982年出生的熊俊没有像其他小伙伴们那样沉迷于打游戏,而是已经开始学程序、写代码了。从会计学专业毕业后,熊俊进入一家软件公司,业余兴趣就是“写程序”。
当2007年,乔布斯的iPhone手机面试。几个月后,这个胖乎乎的年轻人花5000多元托人搞到了一部水货iPhone。爱折腾的他对这部手机产生浓厚兴趣——iTunes不好用,无法导入图片,写一个能导图片的程序;记事本导不出来,写一个程序……
“只要我觉得不好用的,就用程序来解决。”2013年年初,熊俊这样对媒体回忆自己创业的经过。于是,他把一些程序整合,命名为iPhone PC Suite并上传到威锋网(专业的iPhone用户交流社区)。之后获得业内人认可,通过口碑相传,一个月内就有10万人用上了“roger_xiong”开发的这款工具。这是“91手机助手”的前身。
那些做出牛X产品却没捞着好处的“倒霉蛋”们
熊俊
几个月后,网游业的网龙公司突然向熊俊开出了10万元的收购价。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来袭,很多人都嗅到了裹挟而来的巨大商机。网龙公司CEO刘路远就坦承一开始看中熊俊的作品“考虑的就是跟手机游戏结合”。
就在向熊俊喊价前,网龙刚刚在香港上市。“能进入上市公司,对我的诱惑还是挺大的。”很快,他就带着产品一起进入了网龙。之后,91手机助手的用户一路飙升。
然而自2009年以来,主业不景气一直困扰网龙,公司股价甚至一度跌破3块钱。“大环境是金融危机、市场不景气,公司又因为买地导致现金流紧张。”一位91无线老员工告诉记者。于是一年后,心灰意冷的熊俊拿着蔡文胜的10万元投资告别了网龙。
再之后的故事就是,在金字塔式的智能手机用户结构下,服务于广大草根的91开始享受到人口红利。截至今年3月,91无线的两大平台应用累计下载量已突破百亿。那些互联网巨头纷纷挤进手机助手市场,周鸿祎、马云、马化腾等都曾与网龙接洽,直到在大洋彼岸的李彦宏打来一个越洋电话,19亿美元全资收购91无线的方案成形。
8月14日下午消息,百度宣布,其全资子公司百度(香港)有限公司已签署一项最终并购协议,从网龙公司和其他股东处收购91无线91无线100%股权。正式签约之后如一切进展顺利,而这个19亿美元的故事,跟小熊已无半点关联。 王兴:史上最倒霉连环创业客
从校内(后改名为人人)、饭否到海内,王兴总是抢先一步冲在前面发现市场机会,但都被后来的浪头超越,被业界戏称为“史上最倒霉连环创业客”。
王兴,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创业者。从高中起他开始接触电脑,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3年,他带着创业计划选择了回国。
当时社会性网络已经在美国大行其道,但在国内还是个空白。于是王兴瞄准了一个更加细分的市场——大学生的SNS网站,从概念到界面都复制了Facebook,创立了校内网。2005年末,王兴先在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所高校开始试运营,随后在第二年春节后网站正式上线,向各大高校吸纳大学生用户。
王兴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其实不低,这让他并不担心网站的盈利模式问题,校内网也不需要在盈利模式上做出创新,关键在于牢牢抓住用户。他表示,在一家网站点击率在1000万以下时,最好不要耗费精力去销售广告,首先该做的是提高PV。
当用户量暴增后,王兴没钱增加服务器和带宽,此时迟迟不到位的风险投资让王兴捉襟见肘。他先后跟十几家风险投资谈判过,有一家已经签下了意向书,但最终都不了了之。最终只能饮恨将校内网卖给千橡互动集团CEO陈一舟,并将校内网改为人人网。
对于被收购,王兴曾在日志中流露出无奈:"当我们公司已经欠了相当于我个人100个月工资的时候,我们没有太多选择。"一个前程远大的项目就在半路夭折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