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2年11月,曹发展的负债合计595.5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83.01亿元,非流动负债412.48亿元,资产负债率68.3%。
“国开行和工行分别有200亿左右,另外还与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有借贷关系,金额相对小很多。”一名做过曹发展项目的信托公司人士称,“每家具体有多少,我们的尽调材料里也没有,政府平台类项目相比其它项目,信息更加封闭、模糊。”
为了拓展更广的融资渠道,曹妃甸之前还曾计划成立曹妃甸商业银行,但获得河北省政府批准后,银监会一直未批,最后没了下文。
依靠银行举债的路子在2010年银监会整顿融资平台之后,开始变窄。曹发展开始寻找信托贷款、银行理财资金、售后回租等方式变相举债。同时,随着整个曹妃甸新区债务的不断扩大以及低于预期的收入增长,潜在的风险增大,金融机构都变得谨慎起来。
2011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年,当年整个曹妃甸新区新增贷款同比减少69亿元,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存量缩减,这直接导致曹妃甸的资金紧张。
作为曹妃甸最主要的融资平台,曹发展由于前期开展项目较多,项目垫付资金量较大,现金流自然也变得紧张起来。2011年其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已为负 数:-26.46亿,而在2009年该数值为254.21亿。另外其现金比率也逐年下降,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67.24%、 19.90%、5.10%。
针对目前的现状,曹发展董事长刘东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提出,出路在于改革原有“管委会+公司”模式,实现政企分开,充分授权企业为曹妃甸开发、建设、运营的主体。另外引入国际金融资本和战略合作伙伴,改造政府融资平台,承载和化解政府债务,打造曹妃甸国际控股平台。
刘东表示,希望引入国际金融资本,在利用好国家现有外汇管理政策的前提下,打造国际金融对冲资本示范区,利用境内外资本成本差额化解政府债务,成立人民币跨境流动基金,将曹妃甸国际控股公司作为载体,形成千亿资本投资额,同时化解曹妃甸政府债务。
融资艰难
“从2012年开始,曹发展董事长刘东开始四处接触信托公司融资,找到我之前已经和好几家信托公司谈过。”一位与其进行过合作的信托项目经理称。做完项目评估后很多朋友都对其持怀疑态度,劝他不要 做。
一份信托计划尽职调查报告中提到,至2011年底,曹妃甸管委会已确认应当向曹发展支付工程回购款8.5亿,但直到2012年下旬该笔工程回购款尚 未支付。为缓解资金压力,曹发展将这8.5亿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信托公司拟融资6.5亿,期限24个月,到期溢价回购率为13.5%/年,信托报酬1%,财 务顾问费等费用为信托规模的0.5%/年,曹发展集团以其名下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评估价值13亿元)作为抵押。并承诺“将唐山市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因履行 其与曹发展集团约定的代建工程项目的回购收入支付本信托溢价回购款,如政府不能按期履行应收账款偿付义务,则由曹发展集团以其他营业收入履行该回购义 务”。
“这是曹发展向信托公司融资的普遍模式,信托公司发一款应收账款收益权买入返售信托计划,预计年化收益9%左右,很容易卖出去。”上述信托人士说道。
目前公开资料可查,2012年10月曹发展委托五矿国际信托发行的一只4亿元的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8.5%。2013年初期,华宸信托、建信信托又先后发行类似的产品,分别融资1.5亿、1.8亿。
然而随着曹妃甸债务情况被媒体曝光,信托公司对曹妃甸的偿债能力有所担忧,合作自然受到影响。曹发展原董事长、现任曹妃甸区财政局长张贺青在接受媒 体采访时表示,风险完全可控。目前曹妃甸工业区管理单位全部贷款余额为368亿元,按照CYE合同约定陆续到2024年全部到期,共计产生贷款利息93.7亿 元,两项合计需要还本付息461.7亿元。而曹妃甸工业区的资金来源,却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土地出让收入、活化资产收入和资金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四项收 入相加,政府用于偿还自身债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可达到1000亿元,远远高于还本付息额度。
“目前看来,应该问题不大,曹发展也在准备发个几十个亿的企业债。还有资产管理公司找到我,说想要接这个项目,让我问问曹发展那边的意思,如果实在还不上来就让资产管理公司来接盘。”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曹发展从去年就开始筹备发债一事,最开始打算联合国泰君安、建银国际、第一上海发行50亿元海外人民币债,后来又改为先发行50亿中期票据,由浦发银行承销,目前还未能成功发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