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贷款——各大银行2013年的年报里都出现了这个吸引眼球的词语。
一场围绕小微贷款的“蛋糕争夺战”正日趋激烈: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12月,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外,其他上市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均增速迅猛,平均增速超过18.22%。
有人形象地将小微贷款——曾经不被看好的边缘业务——视为银行寻找曙光的“新大陆”;也有小企业主因此欢呼——他们觉得可以更容易从银行借到更低息的贷款了。
“我必须给银行小微贷泼一盆冷水了,”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陈永杰说,“根据国务院做过的统计,中国只有3%左右的小企业从银行拿到过借款,事实上,只不过是表面繁荣。”
事实也许更接近于天津小企业主石楠的抱怨:“如果银行真这么容易借到钱,谁还去找小贷公司?”
幸运的石楠
石楠是这3%申请到贷款中的一个。
他在天津滨海新区经营一家环保幕墙装饰公司。原材料价格低的时候,石楠就需要进料储备,通常都需要近百万资金,而项目多的时候他不可能有这么多流动资金。
于是,他在天津农商行申请了贷款,对石楠来说,他并不介意银行审批的复杂,他更关心成本。
石楠选择的是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不同的是,他拿到的不是现金而是银行承兑汇票。这样一来,石楠除了要付贷款利息之外,还要付承兑汇票手续费和票据贴现利息。
【小贴士】
担保贷款:是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它是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贷款到期,借款者必须如数归还,否则银行有权处理抵押品,作为一种补偿。
“我算过,一笔500万元的一年期贷款,我的成本大概是60万,企业还哪里有利润呢。”石楠算过各种方法的贷款,银行担保贷款还是最划算和风险最小的,只是对公司资质的要求比较高。
急需用钱的时候,石楠也去借过利息更高的“高利贷”。
有一次,公司需要200万给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补货,手头没钱的他申请了贷款,却左等右等审批不下来。于是他把路虎越野车抵押给典当行,套现了三十万先买了急用的原料,两个星期后贷款批下来,他又花三十二万把路虎赎了回来。
后来,石楠才知道,银行批贷有前后次序,贷款额度大的优先,在银行存款多的优先。给他办贷款的业务员告诉他,因为他平时贷款额度比较大,已经算是快的了,有的人根本排不上队。
当然,石楠只关心成本是因为公司有四个财务人员,他根本不用操心审批过程到底有多复杂。
记者征询多家银行得知,申请银行贷款通常所需材料包括:营业执照、技监局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贷款卡、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联营协议、近一年结算账户明细、三年财务报表、融资合同。
“第一次申请贷款时,我光是交个申请就跑了三遍银行,”石楠公司的财务小蕊告诉中国周刊记者,“后来我是找专业写申请的公司,花了500块钱买到了合格的申请。”
记者致电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业务员,他透露,一般而言,规模小,利润低,风险高的行业,银行都不会批贷,而且银行对有一定固定资产的个人,即便不是抵押贷也需要审核房产。而批贷速度和申请人在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业务量有直接关系。
“我还算是幸运的,能申请到贷款。我的朋友公司在外地,来天津做外业在两边的银行都申请不到贷款。”石楠说。
可他自己也许没有意识到,比起那97%,他的幸运很可能来自于5500万的公司注册资本。更多小企业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也就得不到银行的青睐。
表面繁荣
一面是小企业主借不到钱,另一面却是银行小微贷款业务的飘红。
据央行公布的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分别比同期大、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8个和1个百分点。除一直主打小微金融牌的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民营银行外,不少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也开始调整战略全面进军小微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这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倒逼之下的结果,银行不得不‘下沉’业务,如果中小银行现在还不开始做小微贷,利率市场化之后再想转型难度非常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