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了刹车还要快跑
1999年10月,小肥羊在包头的第二家分店开业了。这时候,小肥羊的羊肉也经历了一次变革。在小肥羊正式开业之前,内蒙工商联组织了一次去通辽的商务考察。张钢就决定把通辽作为羊肉源。张钢与当地一个叫韩云的交通局退休干部签定了供货合同。有一次,韩云给张钢送来了一车童子羊(羔羊),味道非常好。这给张钢一个启示,以后小肥羊的羊肉全部改用羔羊。糕羊肉加上改进后的不粘小料,小肥羊从面市第一天起生意就一直处于火爆状态,再加上张钢惯有的扩张风格,在特许加盟的连锁链条上,小肥羊在全国一路攻城略地。2002年,小肥羊的营业额就达到25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本土餐饮业的老大。
速度快了,免不了要踩刹车。小肥羊的规模扩大与加盟店的增加相关。加盟店要的是利益,而张钢要的是规模效应。在小肥羊总部与加盟商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一边是发展的要求,一边是利益的要求。一些加盟店出现卫生质量问题,甚至被当地卫生主管部门亮出了红灯。
要速度还是要健康呢?3岁的小肥羊要思考“减肥”的问题。这一年,张钢做了一个惊人决定,让出股份引进人才。在内蒙营销界极有声誉的蒙牛副总孙先红成为小肥羊的股东,在蒙牛负责资本运作的卢文斌成为小肥羊内蒙公司的总经理,而原来衡水驻京办事处的张占海被提升为小肥羊北京公司的总经理。到2005年,小肥羊集团公司的股东已经达到47人。小肥羊两位创始人张钢与陈洪凯的股份也从100%降到40%。而小肥羊各地分公司的股东已经超过500人。
张钢清楚小肥羊的壮大,正是这些让出去的股份带来的增值效应。在经历了2002年振荡之后,小肥羊很快又进入快车道。到2005年的时候,小肥羊门店数已经达到720家。其中,直营店80家,加盟店640家。营业规模达到50亿元人民币。张钢说:“这600多家加盟店,最终能保留的也就300家左右。”
2005年,小肥羊在海外的扩张速度开始加快。2005年10月份,小肥羊在香港开了第四家店,为小肥羊创造了1.4亿元的营业额。2005年11月8日,多伦多小肥羊店试营业的当天流水就有5万元。2006年,小肥羊在海外已经关闭了加盟的大门,只做直营店,合伙伙伴可以参股。目前,小肥羊在台湾、新加坡、澳门、韩国、日本的分店将陆续开张,而在欧洲的布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现在小肥羊的日程表上非常清晰———2007年香港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