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世界的开封汉子
——韩玉堂在澳大利亚创业的故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90年8月,一位满怀希冀的开封人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土地。这一年,韩玉堂刚满2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走下飞机的舷梯,满眼的异国风情,令他思绪翻滚,心潮难平。很快,所有的往事,所有的梦想,在他脑海中汇成了一个信念:一切从零开始,自强不息,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弹指一挥间,16年过去了。韩玉堂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的顽强打拼,靠自己的艰辛苦斗,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异国他乡民众的普遍赞誉。他们从韩玉堂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素质和品格。现在,韩玉堂已进入澳大利亚的上流社会,被澳大利亚总督授予“太平绅士”称号,担任南澳大利亚州商务投资及移民顾问,为中澳之间的经贸、文化交流发挥着使者和桥梁的作用,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着心血和汗水。2006年8月19日,记者见到了刚从朝鲜回到开封的韩玉堂,言谈话语之间,记者深深地被这位海外游子情系祖国、报效桑梓的拳拳之心所感染。
梅花香自苦寒来
韩玉堂出生在开封县仇楼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兄妹7人中,韩玉堂是老大。家庭贫困,弟妹又多,使他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一边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庄稼活和家务事,一边照顾几个弟弟妹妹,度过了他苦涩的童年。
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幼年的韩玉堂,反而给了他自强向上的动力。上学之后,韩玉堂学习非常刻苦,加之他天资聪颖,成绩在班上和学校一直名列前茅。1980年,韩玉堂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南阳师专外语系。韩玉堂说:“在读初中和高中期间,我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我的几位老师一直对我关怀备至,给我关心和鼓励,使我明白了人生的许多道理,至今受益匪浅。”谈起李开心、李金良、蒿时耕等几位老师,韩玉堂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1982年,韩玉堂从南阳师专毕业,被分配至开封县四中当了一名英语教师。在当时,有一份工作、吃上商品粮是无数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理想。韩玉堂走到这一步,赢得了许多人的羡慕。但韩玉堂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他一边教书,一边坚持自学,自修了《国际法》、《国际经贸》等课程。同时,韩玉堂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用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先后送几个弟弟妹妹都考上了大学,在家乡一时传为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