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堂在澳大利亚创业的故事
cye.com.cn
时间:2006-8-21 9:44:31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任青山 我来说两句 |
|
 |
|
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
在工作和学习之余,韩玉堂非常注意留心国内外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最终,他选定去澳大利亚读硕士研究生。他说,澳大利亚是个美丽富饶的国家,畜牧业颇为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还有袋鼠、树袋熊和袋狸等许多动物,他从小对那里就心驰神往。目标确定后,韩玉堂刻苦攻读,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有时甚至通宵达旦。1990年,他报考了澳大利亚的几所大学,最后被西澳大利亚大学国际经贸法系录取。
当时,国外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奖学金已基本取消,到澳大利亚读书需要3万多元的费用。机会相当宝贵,韩玉堂决定贷款读书。这时,一些好心的亲戚朋友给他泼冷水:“你一个月50多元的工资,40年不吃不喝才能还上这3万多元的贷款,你可得慎重考虑啊!”韩玉堂是个看准了道决不回头的人,他说:“哪怕到了那里拉棍要饭,我也要抓住这次机会!”
说归说,但等他真的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一种背井离乡的落寞和无可名状的孤独感还是袭上了他的心头。家国万里,无依无靠,一切从头开始,前途不得而知。到澳大利亚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招工广告,寻找打工的机会,他要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完成学业。韩玉堂说:“到了这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管你出国前的背景如何,基础如何,生存是第一位的,需要的是实干与拼搏。”
体力劳动最繁重的一年
1991年,是韩玉堂在澳大利亚体力劳动最繁重的一年。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私营农场摘青椒,一小时收入8澳元。由于学校没有开学,他每天可以干8个小时。每天,他不停地劳作,累得精疲力尽,中午,他还要顶着35℃的高温加班,热得他头晕眼花。虽然是很简单的体力劳动,但却异常繁重,韩玉堂咬牙坚持下去,始终不曾退却半步。
后来,学校开学了,韩玉堂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工作,但他很快又在一家比萨店找到了一份做清洁工的活。这样,他白天读书,晚上工作,每小时可收入9.3澳元。澳大利亚的土壤条件和地理位置很适宜种植葡萄,这里的葡萄园相当多。放假期间,韩玉堂就到葡萄园给人家摘葡萄,虽然比前两份工作辛苦一些,但收入要相对高一些。他每天4点开始干活,直到太阳落山才返回宿舍,最多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一天收入400澳元。在此期间,韩玉堂还干过管理西瓜的工作。他说:“我们开封盛产西瓜,这活我从小就干过,手也不生。”
韩玉堂一边打工,一边求学,两年的课程,他仅用了一年就读完了。在读书期间,他不放过任何一次上进的机会,考取了澳大利亚国家高级中英文翻译,取得了从事翻译工作的资格认证,为以后寻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韩玉堂说:“在这一年里,我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说来一言难尽,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和退却,这一年也是我生存意志最强的一段时间。”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