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公司开始盈利:“前三年没赚到钱,后半年赚了30万”
处于这种状况下的戴志康承受了来自自我、家长和学校的压力,这种压力使戴志康暂时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首先,他觉得自己花了很大的精力准备高考,结果考上大学之后忙于开发这个软件,考上之后一方面在学习上并无建树,另一方面花尽心血开发的软件又无销路,戴志康一度“陷入迷茫”。
而父母也觉得花了很多时间考上大学,所有的精力都在做一件“看似没有价值”的事情。他们认为戴志康付出了很多的劳动,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这样很不值得。虽然他们并不是做计算机的,并不知道是不是有价值。
老师找他谈,觉得戴志康投入了太多时间在Discuz!的研发上,学习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三方面的压力让戴志康一再的想放弃。
同样的,戴志康受到来自自己内心的支持,这种支持是足以破除任何的阻力的。他说“我在放风筝,不管我这个风筝飞得多高,但是还有人比你飞的更高。”在矛盾的心理下,戴志康出去旅游了一遭,回来心态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觉得这正好是市场赋予其阻挡其他的对手的机会。他们如果绕不过去,而自己绕过去了,那他就是这个市场的领先者。
这种专注、执著和自信是帮助戴志康重新振作投入到产品的改进和市场的开发上来的动力源泉。基于对大陆市场的研究,戴志康觉得让网友愿意买Discuz!软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于是转而开拓其他市场,Discuz!的繁体和英文版本应运而生。这样,戴志康在使用繁体和英文版本的用户身上赚到了第一桶金。也就是说,从开始研发算起,前三年戴志康没赚到钱,后来的半年一下赚了30万。
2004年戴志康来到北京创立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是定位在对论坛软件的研发上,以期能够给网友提供更好的论坛服务。这个公司还是只有戴志康一个人独力创办和经营。由于他不常在学校而且身边的同学也大都缺乏创业的激情,戴志康没有在同学中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就这样,戴志康一个人支持公司的运营。
他选择在北京在中关村开设公司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认为北京是一个大都市,很适合年轻人创业,很适合像戴志康这样的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的人。而且北京IT的氛围和环境在国内是一流的,有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北京,他觉得北京是一个很适合创业也适合从事IT产业的城市。虽然在北京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但是产品销售额的增长获得的利润足以将这个方面忽略掉。
那时候,戴志康每天工作15小时,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我去别的地区就业,只要是感兴趣,而且很好的岗位,我也愿意花15个小时去做。”因为一方面会创造价值,一方面是为其自己创造价值,毕竟学到的东西是别人带不走的。现在,戴志康并不要求他的员工加班,但是有的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趣,没有事情就过去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