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学生活,江南春立刻兴奋起来,“那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对于江南春来说,当年“在学校丽娃河畔带着不同的女生散步的感觉”,实在是美得冒泡。“大学期间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谈恋爱。”
熟悉江南春的人都知道,他的经营才能那时已经初现端倪,只不过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追女生。为了严格控制成本,他送花的时候一般采用“集团采购,统一发货”的方式。有一次过圣诞节,江南春在同一个花店定了13 束花,分别送给13位佳人。但糟糕的是,快递员不谙个中奥妙,拿着所有的花照着名单挨个去送。“第一个人就看到后面12个,第二个人看到后面1个,以及前面不断被画掉的。”女生好奇之下拿过名单一看,立即“柳眉倒竖”,江南春的一番苦心就这样付诸东流。“主要是我觉得分别去买比较贵,在13束统购的情况下,能拿到4.5折。”回忆起这段往事,江南春依然唏嘘不已。
为了吸引更多女孩的注意,刚上大二,江南春便谋划参选校学生会主席。但按照惯例,大三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竞选,江南春可谓“先天不足”,于是,他千方百计调动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首先是写竞选演说稿,写完后,江南春找不同的老师修改,“我至少找过中文系的6个老师,他们每人帮我改一点,最后这个讲稿就非常完美”。
接着,江南春挨个找各系的学生代表沟通,将大家关心的话题精心整理成78个问题,并逐一准备答案。
然后,江南春用20多天的时间,把自己准备的稿子和答案烂熟于心。初赛那天,按照抽签江南春第一个上台,当他面对学生代表时,“刚一张口,哗哗就喷了出来。基本上不太用大脑思考”。接下来学生代表提的3个问题,都在事先准备的78个问题之列,他只需要按照自己写好的“标准答案”背出来就行了。其他的参选学生完全被江南春近乎完美的表现惊呆了。
江南春还事先安排了中文系最尖刻的4名学长坐在前三排,负责提问其他的竞选者, 这4位“炮手”轮番攻击,“结果每个对手都表现得很没信心,然后我就顺利出线了”。
最后一步是学生代表大会投票。江南春以10块钱一顿饭的成本,跟16个系的学生会主席逐一沟通。这些沟通的成果就是,学生代表大会一共162票,江南春最终以159票的绝对优势当选。
江南春的同学和老师曾不止一次感叹他“有完美的执行力”,这在他的竞选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他日后立足商界的关键素质。
160元“巨债”逼出学生总裁
竞选给江南春留下了因拉票而产生的160元“巨额”债务。为了还清这笔钱,江南春想尽一切办法赚钱,甚至干过每天七八元的体力活。
1992年底,上海一家广告公司来到学生会委托江南春招聘大学生做兼职拍电视广告,底薪每月300元。江南春利用“职权”没有把招聘海报贴出去,而是自己跑去应聘,“人家没得选择,只好要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