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执行力维系标准
在肯德基118亿、麦当劳70亿的销售额面前,吴国强认为大娘水饺是在夹缝中求存,但是在连锁门店的管理上大娘水饺并不含糊。1999年,大娘水饺开店10家。9月,大娘水饺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中联商厦一炮打响。此时,大娘水饺在常州以外的第一个城市苏州,立足刚过一年。来自大型工业企业的扬金兔副总说:“我们参考了很多标准体系,肯德基、麦当劳都是我参考的范围,但是最主要的立足点,还是在我们企业自身。比如上餐时间,水饺和洋快餐不同,所以我们也不会向洋快餐那样宣传我们多少时间上餐,但实际上我们内部是有规定的:低峰期10分钟,高峰期15分钟。水饺总要煮熟才能上,一般顾客会点几种饺子,只有当别人的锅起来后,你的饺子才能下去。我们从家用煤气灶开始摸索,现在各连锁店根据规模使用分隔成四格的、八格的和16格的大锅灶了,饺子从点单、下锅、煮熟到上桌的流程一般要8分钟,”副总经理杨金兔说,“但是一旦制度确立下来,就必须执行。我们的管理手册有380页,每个层级上岗前都必须经过培训考试。”
2000年,当门店成长到30家的时候,大娘水饺开始建立自己的督察体系:在各个城市,大娘水饺都有派有督查员,总部还有近30人的督察队伍。当地的督查员每天必须到每家店进行巡回检查,这是一种明察,一有问题要求门店自我纠正。总部的督察员队伍再来检查督查员的工作,如果总部督察员到连锁店里发现了地方督查员没有发现的问题,那么地方督查员和查出问题的连锁店的奖金将会被重扣。大娘水饺还不忘记发挥顾客的作用,总部会发一些票券给顾客,请他们到店里去消费,但条件是他们必须把反馈情况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反馈给营运部。
40多个加盟商,在大娘水饺看来只应该是一个投资人的角色。“所有内部运作管理都必须由大娘水饺来,从店经理哪怕到清洁工都是我们大娘水饺派出去的员工”,杨金兔说,“管理必须保证一致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也想,让各个门店按照一定配比操作,但是发现最后操作的人会凭感觉。那肯定不行,要想维护好标准,就必须进行源头控制,所以试验了不到两个月,我们还是决定所有不让它走味道的东西必须由我们自己做”吴国强说,“水饺你到各个地方去吃,基本上味道一致;汤品的咸淡我们都用比重仪来测量,而调料包则由总部配送。”
吴国强发现,原有的总部直管连锁店的模式在大娘水饺扩张到全国四十多个城市210家连锁店时,显得有些吃力。为了保证企业今后发展的执行力,今年3月,大娘水饺在南京设立地区公司,分管南京及周边的十几个城市,副总杨小林被派往南京兼任地区总经理,去摸索多一个管理层级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