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一切顺风顺水,从讲台跳入商海的高天乐很快显示了经商的天赋:短短时间内,他与朋友从零开始,竟然接下了40多万美元的外贸单子。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大事:那是柳市低压电器第一次迈入国际市场,而此时,柳市低压电器正被国家七部委联合打假,这个成绩让人们看到了低压电器的希望。
这一决定让不少家人和朋友感到惊讶,这听起来像是把自己好不容易节省下的一杯水洒进大海。因为当时的低压电器行业普遍存在着低价倾销、粗制滥造的情况,许多新进者不得不被拖进价格战的泥潭,并很快销声匿迹。为什么高天乐还选择投入这混乱的战场?
回忆当年,高天乐说道:“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当时那么多企业在干这行,如果赚不到钱他们还怎么生存?我相信这个行业一定有潜力,用心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高天乐揣着5万元,带了几个人,开办了乐清柳市长城变压器厂。
在当时,长城厂算是起步较晚的企业。然而在众多同行纷纷倒在竞争路上时,长城厂却稳稳当当地由小变大:1990年,销售收入30多万元;1991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1994年,销售额竟然超过了1个亿。
这些数字增长的背后,是高天乐从创业开始就树立的责任感发挥了作用。他告诉记者一些小细节:“当时不少温州人跑销售,对柳市低压电器质量要求并不高,只要能用3个月就好。就是这么小的要求,还有不少企业不能满足。我就狠下心一定要让他们看到不同的柳市电器。”
于是高天乐在产品质量上狠下了功夫,质量可靠。“就连在包装上,我们也要比同行们做得更好。他们用普通的草纸随便一包,我们就用铜版纸仔细包装。其实成本才贵了一两分,给人的印象却好了很多。”打质量牌赢了个满堂红。
共同成长快速发展
掘到“第一桶金”后,企业发展开始顺风顺水了。高天乐很快意识到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扩大规模。1994年5月,在高天乐的组织策划下,联合了7家私营企业,组建浙江天正集团公司,企业进入股份合作制阶段。
1997年,又在高天乐的掌舵下,天正集团核心层经历了两次重大股权调整,第一次面向内部发展了近10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入股,共吸取股金2600万元,第二次面向外部兼并了19家成员企业,又吸收股金3000多万元。经过这两次改革,天正实现了重大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