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生活上基本没什么改变,甚至因为有了钱,欲望反而更少了。我的车还是6年前买的,和上海出租车一样的奔驰,穿着也没有什么改变。中午基本都是吃盒饭,要说变化,也就是从8元的盒饭涨到10元的盒饭,不吃也没有关系。
心理上的变化也不太多,我在专业领域是一个超强自信的人。好的改变是借此认识了更多的人,能和更多优秀的选手接触,他们在其他领域的见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譬如资本市场、兼并收购,是在高盛对付我们的过程中学会的,我学会后又去对付别人;我从阿里巴巴的马云、蒙牛的牛根生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也跟郭广昌学到了多元管控能力、学习能力。拜访李嘉诚后,发现他聊房地产、聊能源如数家珍,这也让我很震撼。的确,生活圈、社交圈的改变,让我提高了学习能力。
太远的事情,我没有考虑过
主持人:你是一个工作狂,一天16小时都在不停地工作,对空间和时间的恐惧迫使你每天不断向前。在你的设想中,5年、10年后,分众是家多大规模的企业?
江南春:这个我很难去讲,我基本只看明年和后年,再远的事情就没考虑过。就像3年前,我根本想不到能把公司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所以,我也不想很远,也不想未来的规模,规模只是一种结果,而我需要思考的是顾客价值。把这件事做对了就行,不要看得太多,那些让资本市场去看吧。
主持人:分众继续成长的瓶颈和挑战有哪些?
江南春:最主要的是来自人力资源的瓶颈,现在的要素中,资本已不是瓶颈。对我们来说,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管理和创新的人员。媒体的利润来自想象力,我们够不够有想象力,如何保持想象力,如何让我们继续用怀疑的眼光去看目标市场,不让颠覆的模式淡化,这些都是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防止头脑过热的挑战。很多企业都是在成功之后产生问题,如何控制那种自己什么都能的错觉,遏制自己不去做脱离能力范围的事情,继续保持审慎的态度,抵制诱惑。过度自信绝对是一个错觉。
主持人:不久前,你在博客中分享了对中国传播行业未来机会的思考,关键词有9个,“分众、植入、娱乐、体验式行销、垂直、社区、定制、收费化、超媒体结构”。姑且将其称为“九种机会”,对你来说,作为生活圈媒体的分众,将如何重点把握其中的几种机会?
江南春:当时是在一次互联网的创业大会上,我听到很多人说他们想和我们做一样的事情。我就想说,不要和我们一样,在这个领域,肉已经被分众吃了,留下的也就是一些汤汤水水。而除了分众这个模式外,未来的机会其实还可以从其他的地方找到。譬如说你有一个200个网站的网站群,未来,你不用告诉广告主在哪个网站上投放,你只要告诉广告主你投放给谁看,这些都是机会。未来的网站上有许多的空白点,这是一种超媒体结构。
对分众来说,我们的战略其实很简单,基本路线一个是植入,另一个是分众。我们的广告主从以媒体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从现在开始到5年后,广告主将不会研究媒体,而是研究受众的生活形态,这个时候,谁能把他们的产品植入到生活模式中,就很厉害。分众今后也是沿着自己的基本战略去构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