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塔塔”的身影无处不在。最大的钢铁和电力企业、最大的豪华饭店连锁网、最大的茶叶生产商、最大的民族轿车生产商……这一连串头衔让总资产额150亿美元的塔塔集团成为印度当之无愧的顶尖财团。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塔塔集团的百年发展史,见证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之路。
“Tata”诞生
由于塔塔集团的创始人早先为英军供给军需品,交易后总爱道声“Tata”(再见),久而久之,“Tata”就成了其家族的“姓”。
塔塔集团的两个创业公司分别是“塔塔之子公司”和“塔塔工业公司”
“塔塔之子”是塔塔首要的创业公司,由集团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先生于1868年成立,当时作为贸易企业。它是集团主要公司的创业者,并拥有这些公司的大量股权。
1945年,塔塔工业公司由塔塔之子公司成立,当时作为企业的管理机构。后来随着这套管理体系的废除,该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成为新的高新技术公司。
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先生1839年生于古吉拉特邦一个小镇,14岁跟父亲来到孟买,1858年大学毕业,20岁加入其父亲经营的公司。1868年,在他29岁时,以21,000卢比起家,开始经营一家贸易公司。1869年在孟买办起纺织厂,两年后卖掉纺织厂去英国长时间研究兰开夏棉贸易。在英国看到的一切深深鼓舞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认定自己在“已经睡醒了的故乡”——印度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贾姆谢特吉的民族自尊心非常强,当年,他在欧洲旅行期间,因肤色之故被一些高级宾馆拒之门外。感到愤懑的贾姆谢特吉发誓要在印度建一个世界顶级的宾馆,让傲慢的西方人对印度人刮目相看。1898年,气势雄伟的泰姬饭店在孟买问世,成为当时世界十大旅店之一。时至今日,它仍是国际政要造访孟买时下榻的首选。
早在20世纪初,贾姆谢特吉就开始思考印度经济的富强之路。他认为,要实现印度工业化必须依靠钢铁、电力和科学技术。为此,年事已高的贾姆谢特吉四处奔波,着手筹建钢铁厂。1904年,超负荷工作多年的他在德国为钢铁厂筹资时因病逝世。
贾姆谢特吉未竟的事业和梦想,在他的两个儿子、侄儿以及侄孙的手中,陆续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