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商业奇才,却不是道德上的巨人。他经历了惊人的沉浮,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史玉柱:十年一觉巨人梦
■IT人物 当曾经的巨人集团在1997年消亡之后,整整10年,人们不再把史玉柱和“巨人”联系起来了,而现在,已经改换门庭的史玉柱又一次将自己和巨人扯上了联系。
日前,有消息称,史玉柱已在海外成功注册一个独立的新公司,最快数月之内,他旗下的征途网络将通过这个新公司完成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首次IPO。
而这一新公司的名字,也叫巨人。
前世 1989年7月,安徽青年史玉柱站在了深圳宽敞的大街上。他的行囊中,只有东挪西借的4000元以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
史玉柱长得瘦高文弱,可却有着超出寻常的豪赌天性。初到深圳,只有4000元的他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提出要登一个8400元的广告。唯一的要求是先发广告后付钱。“如果广告没有效果,我最多只付得出一半的广告费,然后只好逃之夭夭。”这是史玉柱后来对外界的解释。
13天后,他的银行账号里收到了3笔总共15820元的汇款。两个月后,他赚进了10万元。这是他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他把这笔钱又一股脑全部投进了广告。4个月后,他成了一个年轻的百万富翁,也诞生了“巨人”。
——吴晓波《大败局》 这段文字真实记录了史玉柱的发家经过,短短一年多后,巨人集团正式在珠海成立。从开始的主要从事软件到后来的脑黄金,巨人渐渐从高科技领域淡出而转向保健品行业。
但是保健品市场已经是一个被培育成熟的市场,在当时的太阳神、沈阳飞龙等厂商的光环下,史玉柱的进入在今天很多人看来显得那么不自量力。
也许按照互联网时代的思维,你要么进入一个别人尚未发现的市场,要么你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才能成功。可是这两个史玉柱都不具备,但是他硬是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史料记载,为了销售,当时他成立了三大战役指挥部,按区域下设8个方面军,其中30多家独立分公司改变为军、师,他还在动员令里写到,三大战役耗资数亿元,直接间接参加的人数将达到几十万人,战役的目的达到每月利润上亿,组建一万人的营销队伍等等。
这一模式在当时还是相当出彩的,据悉,总攻后的15天就接到来自全国15亿元的订单。但是,仅仅两个月后巨人就宣布“创业整顿”,因为,战时思维正让这个公司越发混乱。
而后来巨人大厦事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狂热思维导致了史玉柱以及他的跟从者丧失了对现实的一些基本判断,并且,性格缺失让巨人被这最后一根稻草给压垮了。 今生 “3年内营销队伍要扩充到2万人。”8月11日,史玉柱对媒体表示,征途网络的营销渠道要进行大规模扩张,抢占日益增长的二三级城市的网络游戏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国1800个县设立办事处。”史玉柱透露,“只要需要,我们可以一夜之间在全国5万个网吧刊登征途网络的广告。”
这样的话语,实在让人觉得很眼熟:当年史玉柱也曾经提过要建立一万人的营销队伍,而现在,这一规模被提高到了两万人;当年,巨人集团最高峰的时期有228个子公司,而现在,要在全国1800个县设立办事处;当年,巨人曾经在同一天在全国上百家报纸同时刊登整版广告,推广其产品,而现在,要一夜之间在全国5万个网吧贴上征途的广告……
不知道这是不是某种巧合,史玉柱难道在陷入自己的轮回之中?
尽管没有事实证明当初巨人集团的失败完全因为这种狂飙突进的营销风格,甚至这样一种风格还成全了并无什么技术的脑黄金和后来的脑白金,但是,同样没有理由证明过去的巨人不是倒在了这样一种狂热情绪中,在这样一种充满草莽气息的大跃进中。
唯一有一点不同的是,现在的史玉柱要比当年有底气得多:虽然目前已经全身心扑在网游事业中,但是史玉柱手中的财富来源除了《征途》,还有保健品行业每年超过1亿元的盈利以及对民生、华夏两家上市银行的成功投资。根据民生银行以及华夏银行的最新公告显示,目前史玉柱对这两个银行所持的流通股已经分别增加至6.98亿股和1.012亿股,按现时的收盘价计算,史玉柱持有这两家上市银行的股份市值已经超过100亿元。
此外,上海市广电局的一份统计报表显示,2006年,征途网络的营业收入为6.26亿元。2007年,市场流传的数据是,征途网络3月的运营收入超过1.6亿元,月纯利润超过1.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