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从广东饶平怀揣借来的100多元路资,到有了自己的企业和事业,他用了不足5年;从一个单一的模具加工厂到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集团,他用了9年;他没有完整地读完高中,却攻读并获得MBA学位;他从蛇口一家外资工厂的学徒做起,到2003年,被评选为“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8月,他投资近亿元的5万多平方米高科技工业园落成,3年后他又改写了韩国证券史,成为在韩国上市的第一家外国企业。
对话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韩国上市?
刘志雄:中韩两国在产业上的互补性很强,在韩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只能是三星、LG等大公司的配套企业,八成收入单纯依赖一家公司,国际化市场开放方面做得不够,但是韩国的强项在于设计及IT技术,尤其是韩国的高端技术以及工业设计等都非常先进,但制造成本高。我们想通过上市,加强与韩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包括通过收购韩国的一些高技术公司,实现裂变式扩充,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去年4月开始,我们已经与三十多个韩国企业有过接触,目前也正在与韩国上市企业进行合作可能性探讨,共同开发卫星播放收音机、汽车音响等产品,未来我们可能在深圳成立中韩设计研究所。
记者:三诺上市前,你作为创始人占有50%以上股权,只占股权25%的风险投资却分散为深圳创新投、香港新鸿基、大韩投资、以色列投资、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等好几家,出于怎样的考虑?
刘志雄:选择这些地区及性质各异的风险投资商,是为以后的扩充做准备。这种平衡性的通盘考虑也体现在客户订单方面,沃尔玛、创新、罗技、方正几家的份额也基本是平分秋色。我不希望出现拿下某个客户80%的业务定单这种局面,那样抗风险能力不强。如果单个客户给我们的定单占到我们总营业额的25%以上时,我们就会谨慎考虑及评估了。
记者:听说你酷爱打高尔夫,有什么心得?
刘志雄:高尔夫是一种全身心的平衡运动,长杆短杆都是一杆,决胜在于细节。不利时如何救球,如同面对企业陷入逆境时该如何挽救一样。高尔夫要求你打好每一杆,教会你永远向前看。2004年我下决心做好音响时,也把球打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