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朱敏卖掉网讯做VC 自信超过孙正义


cye.com.cn 时间:2007-9-6 12:34:25 来源: 中国新时代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五个月前的一天凌晨,当时身为网讯创始人及合伙人的朱敏接到合作伙伴苏布拉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那一端言简意赅,“终于可以了!”听到这个消息,朱敏沉默了一会,这位年届六旬的企业家,其紧绷了多年的商业神经终于可以松弛下来。

  在思科32亿美金收购美国网讯一案中,苏布拉全权负责与思科的最后一轮谈判,据说只用10个工作日便确定了最后的一切。但朱敏酝酿着出售网讯则是早在两年前,当时他回到中国后就辞去了网讯首席技术官的职位,同时苏布拉也开始在大洋彼岸接触买家,于是,曾与网讯在互联网语音电话方面合作多年的思科进入了视野。

  思科已有上百次的成功收购经验,之前也曾希望将网讯纳入版图。随着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渐趋成熟,为了令华尔街保持兴奋,思科必须向比网络硬件发展更快的市场挺进。而收购网讯,也是自2005年思科以69亿美元收购有线电视设备厂商科学亚特兰大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商业收购。

  “结束网讯,意味着我的另一次创业再次开始。”目前身为赛伯乐投资董事长及美国NEA基金合伙人的朱敏在接受《中国新时代》专访时说。

  俗话说“六十知天命”,而对于大多数企业家而言,60岁是该考虑退休的年纪了。朱敏笑言:“离60还差一岁呢,我还能做很多事情。”如今,朱敏全身心地投入于风险投资领域,而面对这一自己并不熟知的领域,技术出身的朱敏却有着更大的野心。

  超越孙正义

  记者在见到朱敏前,他刚去美国出差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般一个季度去一次(美国),那边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朱敏说,“目前需要的是资金国际化,项目国际化,而我们的特长和责任就是把中国的国际化加强一些。”

  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资金,朱敏除了自己拥有大量的资金外,还成功募集到了更多的国际投资基金。在朱敏看来,搞国内的资金,自己是没有优势的,把国际的资金引进来,自己则有着很大的优势,“要顺势而为,不能强做。”

  两年前,朱敏将网讯工作辞掉后回到中国时,他的想法就是“想帮助创业的年轻人,怎样让更多的创业群体走出来,让这些企业成功。”

  对于自己选择投资的对象,朱敏有着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气势。“我的目标就是每年做出一个上市企业。”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朱敏进入投资领域已经两年,而他已经找到了投资的信心,“明年运气好,可能有两个上市。”

  其实,朱敏最初进入投资领域时并不很适应。“挑战很大,20年我都没有在中国了,包括对中国的了解和人脉没有像以前那样熟悉了。从创业的企业家转型到投资人,从完全做IT技术的到现在做项目投资人都不适应。”而今,让朱敏骄傲的是“我来的时候都是投的价值只有几百万的公司,现在都变成上亿美金的大公司。”

  朱敏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很久,善于学习的他所看到的美国风险投资与中国的做法并不相同。“美国投资者会把创业的人放到公司来养六个月,就是所谓孵化,而在中国却没有。六个月我都给工资,六个月后你也可以到外面找钱去。”中国投资领域并没有这个模式,朱敏却能学于致用。

  作为投资人,朱敏的角色就是伯乐,而投资对象就是要寻找的千里马。赛伯乐的企业名称是朱敏亲自想出来的,“名字是我取的,我们的定位是找人做项目,而不是找一个好项目去投资,所以就是寻找千里马的过程。”朱敏说。自己不想做成传统的VC(风险投资)。“做VC的人都很尊重我,我不会去和同行抢项目。我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些企业家,培养创业的企业家。”

  对于寻找千里马,朱敏坦言有时也会错过一些不错的对象。“我觉得是人与人是否合的来。比如有的人可敬而不可爱,也包括我自己;有的人很尊敬我,但不一定和我合得来。和找对象一样,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老婆的。只要有人和我一起,有足够的项目去做就足够了。”

  朱敏把自己的投资概念形容为就像雕刻老树根——老树根生活在地下20年,积累了很多东西,把它砍掉弄弄就是很好的工艺品。

  朱敏对于自己在投资领域的未来依然雄心不减,他的目标是要比亚洲最具规模的金融投资人日本软银的孙正义做的更好。“我要做,一定要比他做的好,我的定位就是做非常创新的企业,孙正义没有做过创新的企业。我可以做非常创新的企业,适合中国国情,又能走向世界。”朱敏豪言。

  草根出身

  三十年前,国家恢复高考后,29岁的朱敏考入浙江大学学拖拉机制造,毕业之后经过短暂工作,他再次考入浙大读硕士,不久后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生。

  之所以选择斯坦福大学,朱敏觉得“这是一所从经济管理角度谈工程的大学,很对脾胃。”1984年,他远渡美利坚读书,在到美国第三个年头时,38岁的朱敏才开始懂得“创业”。

  1986年,听说朱敏帮IBM写过程序,一个做ERP产品的公司通过朋友找到朱敏,希望他能协助处理一个技术问题。“从来都没听说过ERP是什么”的朱敏经过一番钻研,居然成了这家公司里的技术权威。

  参与这家公司也给朱敏带来了很大收获,不仅在技术上认识了ERP,更是看到了他前三十年在中国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企业生命轮回方式——这家叫做AFK的小公司被一家大公司收购,后者是美国ERP市场上近于垄断者的一个角色,不断有员工从它那里跳槽出来,推出功能类似、价格更便宜的产品,这家大公司再把它们悉数收购。

  这让朱敏心里一动,心想,“我也做一个公司卖给它,不是很好吗?”他观察到当时打印ERP报表是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于是咨询了20多家IT公司负责人,如果他有提高这一环节效率的软件对方要不要,得到的答复是没问题。但是当朱敏立志创业时,他发现当时的硅谷尤其是VC的门对他这样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40岁的中年人是紧闭的,融资告吹,他的第一次创业尝试无疾而终。

  随后,朱敏参与创办了一家做工业系统控制软件的公司。在这里,朱敏结识了他后来创业生涯中第一个搭档——一位新加坡人、惠普驻远东地区的前高管,此人当时是这家软件公司的合伙人。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