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过了而立甚至不惑之年,然而处于职业经理人顶点的他刚刚经历的痛苦人生抉择,却能为28~35岁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如果柯尼卡美能达(柯美)没有退出影像行业,45岁的裴元虎或许还在这家日本公司做他的地区总经理,或者是升到了更高的职位。那样,就没有了现在上海肯盟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裴元虎。
“一棵树倒掉了,可能成就了其他的,原来无法被阳光照到的树下的植物可以被照到;倒掉的树干可以当作木材。所以树的倒掉可能并不一定就是坏事。”离开为之奋斗了十五年的柯美,踏上独自创业之路的裴元虎,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的选择,已经释然。
在拳头最猛时收回去
2006年的2月19日,柯美宣布退出影像行业,裴元虎将在中国全部的139位员工遣散,19个事务所关闭。
坐在飞往东京的班机上,裴元虎心里是酸楚的,回想起那些代理店的老板拉着自己的手说:“老裴啊,你是火车头,我们是车厢跟着你走。”现在,公司把车头和车厢分开了,裴元虎说彼时他的心情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悲哀,“火车单独开是没价值的,它要带动后面的车厢,公司做这样的决定(关闭彩扩业务)其实是很残酷的。”
而此刻的他已经知道接下来公司对他的安排:负责柯美在中国的环保事务,公司看中的是裴元虎有化学方面的研究经验、熟悉中国市场以及在做市场这几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
而在他自己看来,这份工作已经不再吸引他:“柯尼卡美能达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厂都在中国,企业纵向管理非常强,但每个单独的企业都是独立核算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环保方案。我觉得我在这其中是不可能发挥自己很大长处的。”
而他的心思仍然留在他最热爱、最熟悉的影像行业上,“影像行业是我付出最多的,对它的退出我也感到非常痛心,于是决定退一步吧,回到原点。”
MSN上,他的昵称就是:原点。
然而,退这一步,对于裴元虎意味着放弃曾经在柯美所获得的一切。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在日本公司的收入已经高于同年龄的日本人;甚至连在日本上学的小女儿都会自豪的告诉别人自己的爸爸在柯尼卡美能达工作。创业后心理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家长制的日企中,上司对员工下达严厉命令是理所当然的,而在自己的新公司中,和一起白手起家的员工共事则要请大家一起协助;以前有司机接送,成立自己公司后要自己去走访客户,甚至还要充当“苦力”,搬运沉重的样品。
裴元虎表示想起这些前后变化内心的落差仍然会让他难受,而最让他留恋和不舍的还不是这些。用他的话讲:“自己最美的青春和精力在这里度过的,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获得32项专利,自己的专利还变成产品;而管理方法用在市场管理和思考中也很成功,是柯尼卡美能达造就了。尽管我现在离开了,但我感到我比在柯尼卡时更爱它,更关注它!”
然而尽管如此的留恋,面对一个“到顶了”的局面,和自己并不是十分热爱的职位,对影像行业满怀情结的裴元虎决定创业。
面对公司社长的挽留,他表示:在拳头打的最猛烈的时候收回去,下一次攻击才能更有威胁,目标才能更准确。
最痛苦的是抉择
大学时代裴元虎按照父亲的意愿学习了计算机,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的裴元虎决定到日本留学并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化学。
这对于他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原点。
此时的他与同期进入柯美的人相比,年龄要大的多,甚至被人戏称为爷爷。而当初他给自己的目标就是超过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赶上同年龄的同事。
而后由公司的技术人员变为销售人员也是裴元虎自己非常乐意的转变,并且愿意承受随之而来的各种压力。之后的几次晋升用裴元虎的话讲:日本企业论资排辈的文化还是很深的,能得到这样的晋升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此刻的他已经赶上并超过了同龄人。在日本公司工作多年的裴元虎,甚至言谈举止间都有几分日本人的作风。
然而,正当他处在个人事业顶峰时,他所在的影像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传统影像受数码化冲击,世界感光市场变化很大,数码相机市场竞争残酷。
尼康宣布退出传统的胶卷相机业;世界第三大胶片生产商也宣布退出胶片市场,只做数码冲印业务;追溯到更早的2003年,作为世界第一大胶片生产商的柯达,也决定全面缩减传统影像业务的比例,全面向数码转型。
柯美也决定退出竞争十分残酷的数码相机市场,淡出消费市场而主攻商用科技、精密光学和尖端医疗印刷设备。这一转变对于裴元虎来说打击确是沉重的,尽管业务日渐下滑,但是在柯美没有正式退出影像市场之前,他并没有想过要创业和离开柯尼卡美能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