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会诞生更多商业帝国
2005年9月,沈南鹏和携程的另一创始人张帆加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此后沈南鹏开始了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4地间的繁忙穿梭。“唯一和创业不同的是,时间上更分散,以前的经验会帮助我发现那些有投资潜力的公司。”
从那时起,红杉中国已收到1000多份商业计划书,沈南鹏奔波于不同城市间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与被投资公司的创业团队见面。“从商业计划书上,投资者只能看到被投资项目的市场模型、定位和市场前景,但有没有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商业模型是很重要的。”
“投资者的荣耀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我们期待发现那些有才华和激情的年轻人,把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公司扶植起来。就像红杉投资GOOGLE和雅虎的时候,它们都只有几个人,雅虎当时只有两个人和两台电脑。当风险投资进入的时候,他们快速地膨胀起来,成为新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面对这样的机会,你会心潮澎湃,因为其实你正在创造商业帝国。我们的目标就是复制更多的携程、如家去海外上市。”沈南鹏这样描绘自己的帝国梦想。
创业激情和责任感
记者:当初为何会选择自己创业?
沈南鹏:我那时在香港,看到70年代经济腾飞后,不少企业的飞速发展。投资银行家当然也能得益,但如果你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就一定要做一个企业家或投资者,至少是一个主体。2000年正好有个机会,那时互联网正处于高烧泡沫阶段,但泡沫是个好事情,让你有一种理想和冲动,我在投行做了这么多年,工作习惯是将每一步都考虑得很细。可是泡沫会让你对成功的概率想得比较高,现在回过头来想其实当时成功几率很低。但那种创业的冲动会让你对事业有一种憧憬,对于我这样偏理性的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要感谢那时候的泡沫,才有了携程。
记者:有人认为投资者的最大目标在于回报,很少会顾及社会责任这样的问题,您是这样认为吗?
沈南鹏:我认为资本可能是无情的,但资本的管理者必须是有情的,必须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这样的资本就应该扶持中国的中小企业成长,再创造几个携程、如家。携程、如家首先是透明和盈利的企业,每家都雇佣了4000到5000名员工,每年都给国家缴很多税。更重要的是它们打造了一个民族品牌,它们给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携程和如家的联合创始人,我当然关心我的股价,但什么时候我最开心?并不是我的股价创新高的时候,而是甚至素不相识的朋友,说我今天用携程订房订票非常满意,今天我住了如家感觉服务很好。所以,作为一个基金必须有社会责任感,要打造一批中国百年老店,具有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优良服务和产品品质。
中国出现新型投资者
在5年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创业投资者(企业家将富余资本转为投资)、外来投资者和国有资本投资者这三类投资人比较活跃。
但在近三五年,投资者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比如以沈南鹏为代表的投资者,我们把他们称为蓝色资本家。他们年龄在30-40岁之间,曾成功地做过很多企业,自有资金很有实力,对新兴的产业市场,对于高科技、IT互联网市场及传统市场都很熟悉。他们的优势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很强,与国际资本对接能力很强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出现在纽约、香港、东京或者世界任何一个最繁华的地方,除了肤色你找不出他们与投资大腕的区别。可以说他们是中国自由市场经济资本市场的代表,从自由市场而言,他们是未来的领导者。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链接 沈南鹏,1967年生,拿到耶鲁大学MBA学位后,先后在美国花旗银行、雷曼兄弟证券的投资银行部门工作,后任德意志银行董事兼中国资本市场主管。1999年和梁建章、季崎合资200万元人民币创办携程旅行网,曾任携程网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现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曾当选2006CCTV年度经济人物,现任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全球年轻总裁协会会员及北京市青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