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如何赚钱


cye.com.cn 时间:2007-9-15 9:52:47 来源:互联网观察中心 作者: 我来说两句

    挖掘马云和阿里巴巴的理由

    关键词一,出名

     现在,马云大红大紫,话题不断,有声有影,粉丝无数。

    “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你都有可能成功。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会很美好,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在获选年度经济人物时的发言一时成为美谈。

    想当年传统互联网圈的人有几个看得上阿里巴巴,都把人家当土八路看待,怎能看得上小米加步枪。星星还是那颗星星,阿里巴巴可不是那个老爹了。别说媒体的人势利,没名就没看客,说话就没人想听,更别说有影响力,眼球经济嘛。遥想当年,马云在首次西湖论剑时的发言,谁还记得,那时大家的目光还不都在天上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身上。

    谁活着,谁就会看到。

    关键词二,大家都猜他们赚多少钱

    从开始的不声不响,到后来的大开大阖,一个概念逐渐树立在公众头脑中—阿里巴巴特赚钱,但谁都不知道赚多少。各种猜测比比皆是,当然也有慧聪郭凡生那样怀疑的。阿里巴巴还没上市,听到的消息都是马云自己说的,对于想干事的人来说,缺钱是永远的,不缺是暂时的。所以马云不缺钱的论调自然不能说服所有人。

    马云说过一句话,免费是最昂贵的。个中滋味恐怕只有马云自己最清楚。

    关键词三,有中国特色的洋务运动

    互联网是洋务,米国成型的玩意在中国都有复制品。要不怎么说中国是制造大国。纯二鬼子,都是照着模子刻的,因为老美赌资充裕,所以都以圈老美钱为己任,目的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为GDP作贡献。还美其名曰,我们不考虑盈利,个个口气像极了豪赌3G的李嘉诚,可李大腕挣钱的本事妇孺皆知。咱们这些名角只是忽悠的本事被验证了。

    马云是杆中国特色洋务运动的旗帜,从一开始且圈钱,且赚钱。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活学活用。从浙江一地,农村包围城市,走向了全国,夺了假洋鬼子的风头

    赚钱是硬道理。基于使用价值的生意,我叫他投资,赚的越多越踏实,越有底气。基于交换价值的生意,我叫他投机,来钱快,可越赚越不踏实,赚得多了,就有人说泡沫。因为这买卖有人赚就会有人赔。

    傻点的搞搞投资也会有机会赚,要是去投机,十有八九成了日本船—满丸(完)。中国还没富到留油的地步,禁不起折腾,投机的买卖,还是有度的好。

    关键词四,忽悠

    都说马云能忽悠,几个他嘴里不加的对手更是烦透了他那张嘴。

    互联网上到处都有马云语录。

    可马云有句话说得好,用心在说话。

    同样的话,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人说出来,那叫真理。用心说话的人说出来,那叫励志。这都不能叫忽悠。这两类人虽然程度有不同,但都是一视同仁,对谁都尊重,决不是假客套,人家那是习惯。

    我判断人就一个标准:是不是真实?

    心口如一,言行一致是老百姓的美德,从来都与政客无关。 幸好马云没从政。他当老师出身。套句广告词—能说不忽悠。
   
    能把投机的聪明脑袋忽悠了,那叫本事。只有两种人,一种智慧到顶,一种愚笨至极。你说马云是哪种人。

    马云的路径

    一个人的思维与他成长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现在的结果一定是此前缓慢的积累。我们看看马云的路径。

    1964年10月 出生

    小学中学都不是重点学校,初中考高中时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

    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全军败北。

    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

    第二次参加高考,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

    第三次参加高考,数学考了79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调配进入外语本科。

    大学期间当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杭州市学联主席。

    1988年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也是当年杭州师范学院500名本科毕业生中唯一到高校任教的。

    1991年酝酿成立翻译社,第一个月,海博翻译社的收入是700元,而房租是2 000元。第一个月没有赚到钱反倒亏了一大半。 马云一个人去义乌采买,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用这些买卖的收入弥补翻译社入不敷出的状况。

    1994年1月成立杭州海博翻译社,也是杭州最早成立的专业翻译社。

    1995年,30岁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1995年在美国出差时接触到了互联网

    1995年4月创建海博网络,运营中国黄页。帮助企业作网上简介。

    1996年3月,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

    1997年,与创业团队来到北京给外经贸部做网站。在马云远走北京加盟中国外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一年里,先后为外经贸部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中国招商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在外经贸部的经历,使马云的层次又有了一次飞跃。马云曾坦言:“在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小商人。这次为国家工作,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与雅虎杨志远也是在那时相识。

    1999年2月成立阿里巴巴

    1999年10月,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阿里巴巴引入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基金。

    2000年1月,软银注入第二笔投资,入股2 000万美元。

    2001年12月,收支平衡。

    2002年年底,全面实现盈利

    2003年7月,建立淘宝网。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