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第三代浙商:“少帅”拒承千万家产自谋职业


cye.com.cn 时间:2007-10-8 13:03:46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张邦松 我来说两句

  第三代的野心

  虽然就成就而言,第三代浙商尚无法与他们杰出的前辈相提并论,但是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锐气和进取心已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一位年仅27岁但已拥有数千万身家的软件企业老总这样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5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老爸让我继承家里的年销售额数百万元的小企业,被我一口回绝,我说你的企业一年赚不到50万元,我看不起。你给我30万元启动资金,我要去开软件公司,到我30岁那年,我还你1000万元!老爸当时快被我气疯了,他说什么软件企业,那是美国人搞的玩意儿,你一个专科生有这能耐么。但骂归骂,30万元他还是给我了。没想到,不到三年我就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当我领着老爸到银行去看账户余额后,他呆住了,整整一天不说话。第二天晚上他叫了他的那帮老兄弟,一边喝酒一边激动地哭。”

  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在总结浙商成功的原因时说:“浙江人实际上是逼出来的,闯出来的,苦出来的,大家个个都想创业。”

  这个观点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浙商身上不难印证。然而,对于富裕而优越的第三代浙商来说,外在的艰苦环境早因父辈的努力而消失,是什么让他们依然保持了如此旺盛的斗志?

  “少帅班”班主任邬家瑛表示,开办该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少帅”们具备经营好家族企业的能力和责任心,回家进行二次创业。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第一届少帅班29人中,没有一个在毕业后选择回家继承自己的家族产业。据了解,其中1人在杭州筹资创办了推理游戏有限公司,另28人都在房地产、汽车、网络等行业自行谋职。

  目前已在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就职的“少帅班”毕业生王伟晓,家里有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五金企业。“我不是‘拿来主义’者,不愿意直接接受父亲的事业———那会让我没有成就感。”他说,父亲很希望他回去打理企业,并给他挂上“副总经理”的职位,但他仍委婉地拒绝了。

  王伟晓的想法在第三代浙商中相当普遍,这种貌似对家族生意的叛逆,实际上正是对浙商精神的某种传承。《浙商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杨宏建认为,强烈的“野心”是浙商成功的前提:“野心是成功的出发点,大部分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缺乏野心。”

  美国总统林肯认为,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第二代浙商的代表人物之一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一条就是激情,有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这个。”

  第三代浙商从他们的前辈那里继承了这样的“野心”,才使得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创业永远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新舞台 新高度

  人们在总结浙商的成功经验时,总会提到“四千”精神(即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和“两板”作风(即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可以说是浙商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与第一代和第二代浙商相比,第三代浙商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了第一代浙商所没有的商业环境,同时又不需要像第二代浙商那样白手起家。可以说,浙商发展到第三代,已有了许多全新的内涵。

  对第三代浙商而言,他们具有比前辈更新的理念。他们通常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对商业环境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对资本市场涌动着无法克制的冲动;同时他们喜欢学习,并同步汲取全球领先的商业理念。

  其次,他们富于创新性。对第三代浙商而言,创业精神与老浙商一脉相承,却更具理性的思辨能力,在开拓事业、选择产业领域发展时,更加注重战略性,更加重视对市场的客观认识。很多原因都促使新浙商的投入不再局限于随处可见的国内日常消费品为主的制造业,而是向进出口贸易业、金融服务业、网络消费等行业领域进入。

  如今,在浙江企业中出现的特许经营模式、网游运营模式、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数字化虚拟办公模式、财团联盟等都充分体现了新浙商以创造能力发展商业模式的特征。在中国著名的木制玩具之乡浙江云和,有一个从事木玩制作和买卖的“木玩世家”,29岁的何彬是它的第三代继承人。1997年,何彬父亲经营的木玩厂由于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这时喜好网络的何彬在一家美国B2B电子商务公司的建议下,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贸易,结果这个把传统产业和现代营销模式结合的想法大获成功,使企业摆脱了困境。

  “新一代青年企业家,当然要将老一代的精神发扬光大,但要有更显著的特点,如果说老一代浙商用的更多的是体力和抓机会来打江山,而新浙商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理性。”经济学家陈东琪说。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