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纽约时报:谷歌与微软的网络大战(图文)


cye.com.cn 时间:2007-12-24 18:12:50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谷歌的“快”文化

  谷歌在互联网搜索以外领域的探险将是 一场艰辛的考验,对于一家以短期推出产品和服务著称,同时在招聘和创新上都是以快闻名的公司,是否能在新的领域重现辉煌呢?

  谷歌多变的企业文化可能令某些员工感到难以适应,甚至连施密特也承认,在加入谷歌不久后的一次会议上,他沮丧地发现,自己在讲话时,有一些员工在用笔记本回复邮件。“现在,我已经放弃了改变这种行为的想法,他们必须得回邮件,因为快速反应很重要。”

  “快速”对谷歌而言的确至关重要,而且谷歌也尽量将它发挥到极致。传统软件的开发、测试和出货周期经常是2-3年。但在谷歌——据施密特透露——从来没有所谓的2年计划,所有产品的路线图最多只考虑到未来4-5个月。

  而谷歌也保持着云计算的节奏,大部分产品都是基于网络,因此无需等待光盘送到消费者手中,或者将程序下载安装到消费者的电脑里。在该公司, 产品开发的最后阶段通常是按照24-48小时计算。谷歌有时还会邀请公司外的工程师参加这些项目,以鼓励独立的软件开发商将谷歌的技术作为各自产品的开发平台。

  一个软件的诞生

  本月初,谷歌发布了一款名为“Grand Prix”的手机软件,其开发周期仅为6周。“Grand Prix”能让手机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更快、更方便地使用谷歌的搜索、Gmail、日历等网络服务,目前已开发出了针对iPhone手机的版本,还会开发针对更多手机浏览器到版本。

  “Grand Prix”来自于一名谷歌工程师在一个周末产生的创意,他很快写下原型代码,并email给负责手机产品的主管维克·古多特拉(Vic Gundotra)。古 多特拉马上把代码发给了施密特,又被施密特转给了谷歌联合创始人赛吉·布林(Sage Brin)。在一个小时后,布林亲自查看了这些代码。

  古多特拉回忆说,赛吉非常支持这个项目。随后,古多特拉在公司内部网上发帖,呼吁有iPhone的员工参与测试。这个事例极好地证明了谷歌技术文化的一部分,即 “没有什么比代码更重要。”

  随着更多的员工加入Grand Prix的测试计划,“反馈大量涌入”,古多特拉回忆道。经过数周的完善和修补漏洞后,Grand Prix正式发布了。在Grand Prix短暂的开发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正式的产品评估或审批程序。

  古多特拉今年7月才加盟谷歌,此前他在微 软工作了15年。他表示,自己曾经认为,微软是技术开发的“圣地”,但云计算的崛起迫使自己重新考虑职业生涯。

  “我开始了解到,谷歌才是我能发挥自己最大影响力的地方”,“很多像我这样的工程师都非常热爱软件开发事业,如果能在数周内就让自己的产品上市,这样的诱惑实在无法抵抗。”

  除此之外,谷歌的另一大吸引力就是招 聘中的实验精神和开放的态度。很多最近毕业的大学生都会定期获得谷歌提供的就业机会,而在进入谷歌之前,他们甚至未被告知自己将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谷歌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泄漏商业机密;另一方面是因为,谷歌高管们甚至自己都不知道需要新员工从事何种工作。

  27岁的工程师Chrstophe Bisciglia已在谷歌工作了4年,算是一名老员工了。在过去2年里,他参加了不少校园招聘会,并面试过超过100名毕业生。

 “我们在寻找聪明的全才,就是能从事我们所需要的任何工作的人才”,Bisciglia解释说,“假设我们招了一个新人,谁又知道过了6个月后,这个人要从事什么工作?我们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

  施密特自己也承认,云计算不会在一夜间获得普及,特别是很多大型企业在改变习惯方面步伐缓慢,但很多中小型企业、大学及个人用户——即大多数的电脑用户——在转向云计算方面走得更快。他补充说,特别是小型企业,通过使用谷歌和其他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能极大削减开支并减少很多技术方面的麻烦。

  但是,为了在云计算领域获得成功,谷歌必须争取企业用户。谷歌企业部门总经理戴夫·格罗伍德(Dave Girouard)正是此项业务的负责人。他于2004年加入谷歌,当时谷歌刚刚做出在搜索领域以外拓展的决定。

  Gmail正是在格罗伍德加盟后不久推出的产品。早在2001年,一位名为Paul Buchheit的谷歌工程师就开始开发Gmail。谷歌内部对此有不少反对之声,因为当时谷歌还在为雅虎提供搜索服务,这对一家年轻的公司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而雅虎当时也在推出自己的email服务。除了担心激怒雅虎,另一个担心就是进入微软的领地会引发软件巨头的警觉,刺激其将谷歌扼杀在摇篮里。

  今天,随着谷歌的壮大及利润的增长,是否激怒微软这样的巨人已变得不再重要。随着Gmail上市准备就绪,如今已离开谷歌加盟一家创业公司的Buchheit说:“谷歌已经发展起来,因此对与微软竞争也不再如当初那般忐忑不安。”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