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一个创业伙伴忽然打来电话,兴奋地说了一个点子:借用国内企业常用的"签单"习惯,配合银行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差旅服务。对于企业来说,从畅翔预定机票和酒店,不仅可以获得最大幅度的优惠,还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签单",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现金流。更有意义的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差旅的透明度,并杜绝假发票的使用。林东马上决定投资2000万元,创办畅翔中国网。因为太看好这个项目,他毫不犹豫地把绿盛的管理托付给弟兄们,并辞去了在那家新传媒公司的董事长职务,一心开拓畅翔的事业。
在为《福布斯》工作前,Jane曾在道琼斯工作多年。当几位在国际知名公司工作的朋友向她推荐畅翔的模式后,她马上从上海赶到杭州采访。"我选择林东不仅是因为那些推荐,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故事,他在传统行业有成功的经验,转向互联网投资也很成功。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国正从一个传统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的经济正从传统产业,逐步转向高科技产业。"
采访完林东后,Jane和《福布斯》杂志在新加坡的一位编辑,又分别找到林东提到的客户、银行去证实他说的每一个细节。Jane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畅翔使用的并不是信用卡,而是银行的扣款体系,假如没有中国金融系统的发展和融合,这种商业模式根本没有操作的可能性。她又找到了一个让她和编辑兴奋的新闻点。
实际上,采访过程中Jane一直很兴奋。她是一名美国籍韩国人,对中文相当熟悉,却又总担心出错。每当她怀疑自己可能误解时,林东会用流利的英文向她再解释一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熟练使用英文,让她很吃惊。是的,那些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高管,能够用英文直接和华尔街的股票分析师交流,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福布斯》派来的摄影记者DavidHar瞭ung恰巧是当年给马云拍照的那位。所不同的是,马云选择到钱塘江边取景,而这次,林东选择了西湖。他身穿立领中山装、端坐在西湖的手划船上,觉得这个场景"很杭州"。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曝光",林东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1月7日下午,陆续有媒体来询问。到了次日,他不得不临时召集一个新闻发布会,这才发现自己甚至从没拍过为企业宣传的照片。又过了两天,新华社和政府部门也找上门来,详细询问畅翔的商业模式,并和林东探讨将此模式引入政府差旅体系的可行性。其实,早在2007年7月16日,杭州上城区政府便正式发文,将畅翔中国网作为上城区差旅、会议服务管理商,并大力推荐区属各单位使用畅翔差旅系统,认为这套系统契合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效率型社会的需要。
"中国有1000多万家政府机构和企业,假如畅翔能利用先发优势吸引其中100万家,每家每年产生20万元的差旅费用,这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企业!"林东在他那间只有十几平方米、呈不规则六边形的董事长办公室里,遐想这个企业的远大未来。
他的办公室里有招待客人的绿盛牛肉干,他自己出差全部用畅翔的系统。他说,"我喜欢自己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