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口饭吃不容易啊!四川南部县打工仔蒲万金开过小吃店,卖过炒瓜子,贩运过水果,烤过红薯,生意始终没有多大起色。后来,他开了几个小店,左冲右突杀出重围,因而也有了很多生意经。
做啥都做不好
1968年1月,我出生在四川省南部县定水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初中毕业后,我开始外出打工挣钱。在外打拼了几年,手里有了一点点积蓄,我萌生了在老家县城做生意的想法。
最先开了家小吃店,结果,南部县大街小巷有的是小吃店,生意相当难做。辛辛苦苦干下来,一个月的收入扣除房租和其它杂费,基本没有结余。没过多久,“非典”疫情爆发了,原本就门可罗雀的小吃店更加冷清了。
我不得不就此打住,把目光瞄向了瓜子市场。我走访过一些餐馆,发现普通餐馆对瓜子的需求量非常大。2003年6月开始,我让老婆在出租屋里炒瓜子,自己则推着小车走街串巷推销。苦干了两个月,我发现自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瓜子生意竞争激烈,利润低且各个餐馆都有固定的瓜子供货商,自己的瓜子很难攻入消费市场。
我只好在叫卖瓜子的同时,开始了水果贩运。贩卖水果最大的风险就是保鲜难,变质快,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老婆忙活一个月下来,瓜子的微利与水果的亏损刚好相抵。
2004年春节前后,我学着人家的样子,自制了一个烤炉,在大街上推车卖起了烤红薯。
靠着这门手艺,总算攒了一些钱。但我明白,烤红薯是有季节性的,要想在南部县站稳脚,还必须经营别的项目。可经营什么好呢?
竞争对手来势汹汹
接下来,我在南部县紧靠着柳林文化广场的路口租了面积约70平方米的两个铺面。一个铺面用来卖烧烤,另一个铺面经营小吃——南部县绝无仅有的冰粉。亮晶晶的冰块与微黄香脆的花生米、黑芝麻、核桃仁等放进水晶一般透亮,冒着冷气的特制玻璃碗后,立刻吸引了好奇的顾客。一个礼拜后,我的冰粉生意火爆起来了,到柳林文化广场玩的人一般都要来我这里吃碗冰粉才走。5角钱一小碗,1元钱一大碗的冰粉很快给我们带来了超万元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