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决定让不少家人和朋友感到惊讶,这听起来像是把自己好不容易节省下的一杯水洒进大海。因为当时的低压电器行业普遍存在着低价倾销、粗制滥造的情况,许多新进者不得不被拖进价格战的泥潭,并很快销声匿迹。为什么高天乐还选择投入这混乱的战场?
回忆当年,高天乐说道:“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当时那么多企业在干这行,如果赚不到钱他们还怎么生存?我相信这个行业一定有潜力,用心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高天乐揣着5万元,带了几个人,开办了乐清柳市长城变压器厂。
在当时,长城厂算是起步较晚的企业。然而在众多同行纷纷倒在竞争路上时,长城厂却稳稳当当地由小变大:1990年,销售收入30多万元;1991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1994年,销售额竟然超过了1个亿。
这些数字增长的背后,是高天乐从创业开始就树立的责任感发挥了作用。他告诉记者一些小细节:“当时不少温州人跑销售,对柳市低压电器质量要求并不高,只要能用3个月就好。就是这么小的要求,还有不少企业不能满足。我就狠下心一定要让他们看到不同的柳市电器。”
于是高天乐在产品质量上狠下了功夫,质量可靠。“就连在包装上,我们也要比同行们做得更好。他们用普通的草纸随便一包,我们就用铜版纸仔细包装。其实成本才贵了一两分,给人的印象却好了很多。”打质量牌赢了个满堂红。
共同成长快速发展
掘到“第一桶金”后,企业发展开始顺风顺水了。高天乐很快意识到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扩大规模。1994年5月,在高天乐的组织策划下,联合了7家私营企业,组建浙江天正集团公司,企业进入股份合作制阶段。
1997年,又在高天乐的掌舵下,天正集团核心层经历了两次重大股权调整,第一次面向内部发展了近10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入股,共吸取股金2600万元,第二次面向外部兼并了19家成员企业,又吸收股金3000多万元。经过这两次改革,天正实现了重大的转变。
1999年,高天乐踏上了去上海“二次创业”的道路。天正集团斥资一亿元,把其开发中心、科技开发中心、决策投资中心建在上海。高天乐的眼光不仅仅盯着上海,还盯着世界。同样是在1999年,天正集团公司开始筹建技术中心实验室,2002年,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按国际通用的ISO/ICE规则进行的评审,成为国内低压电器行业,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知名公司在中国机构在内的中国首家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
天正不但是低压电器行业的佼佼者,同样也早早在多元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2001年,天正在上海成立投资公司,之后又涉足房地产、旅游业等。天正已经由单纯的靠电器工业一个轮子向前跑,到了以电器工业为主、投资公司为辅两条腿走路的新境界。与创业之初相比,天正已经成长为一个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