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返乡农民工陈凡顺的创业故事


cye.com.cn 时间:2009-5-13 9:30:4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吴华国 我来说两句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使我国部分企业出现困难,大量农民工因此失业返乡,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面临就业难。

  同在经济寒冬里,返乡农民工陈凡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将自己多年在外打工积攒下的资金和技能拿出来,在家乡党委、政府帮助下,自主创业,办起了一家环保、节能的新型建材公司。一年多来,这家位于江西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型建材企业,由于产品适销对路,企业生产逆市上扬,现已成为当地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新的就业点。

  陈凡顺的打工经历十分坎坷,创业故事更耐人寻味。

  沿海打工 风餐露宿

  十几年前,在江西兴国县兴江乡中学高中毕业后,陈凡顺听说厦门新办企业正需要大量农民工,从没出过远门的陈凡顺,就这样怯生生地开始了自己的寻梦之旅。
  来到厦门后由于一直联系不上同乡,陈凡顺只好流落街头。夜幕降临,他在公园草坪上睡觉,太阳升起,他到各个工地上转悠,那时候来自江西的民工很多,一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他就凑上去寒暄起来,再顺便蹭顿饭。
  整整一个星期,他被小偷光顾过,被保安审问过,被工头驱赶过……最后他终于找到了老乡打工的厂门口,耐心等到下班时分,在人流中找到了老乡的身影,这才结束了盲流生涯。
  第十天,他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启事,进了厦门糖厂打工。为了站稳脚跟,他做过很多工种。在蔗渣车间,要将沉重的蔗渣一担一担挑出来,风雨无阻;在炼糖车间,要去码头上扛进口回来的红糖,一袋就是100公斤……
  一年多的劳作,他敏锐地发现,糖厂的许多车间都需要大量的民工。而在自己的家乡,富余劳力比比皆是。如果把家乡的富余劳力组织起来,集体承包他们的车间,既为家乡的劳务输出做了贡献,又可以让自己实现从打工者到管理者的转型。
  说干就干。1992年下半年,陈凡顺回到老家,组织了数百民工前往厦门糖厂务工。当时该糖厂500多名工人当中,有200多人是陈凡顺从兴国输送过来的。陈凡顺还组织民工承包糖厂的车间,一个车间原本要100多名工人,陈凡顺承包下来,只要90人就够了,人力节省了,效率提高了,民工们的待遇也提高了。榨糖是季节性劳务,每年立冬后的连续3个月都是生产旺季,为了干好这份来之为易的工作,陈凡顺连续五六年没有回家过春节。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