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当所有聪明人都去干同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悲剧的开始。因为所有聪明人都发现了机会,都想赚钱,竞争由此变得残酷。反过来,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普通决定,但他每天都进步一点,到第10年的时候,发现对手全不见了,到第15年他就成功了,成功的概率几乎百分之百。时间带来“聪明”与“普通”的二元转化,伟大是干出来的!
解析欧琳创牌十多年的时间赛道,从蹒跚起步,到一个销售网络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设有1000多家销售网点的厨具帝国,欧琳释放出与众不同的奔跑当量,也展现了一个标杆企业的成长历程。
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企业家,将美视为一种宗教继而如艺术家般苦心追求,同样也很难看到,一个企业所有眼花缭乱的市场轨迹最终都扣搭在一根千里伏线之上。
这根长约十五年的成长伏线,是一个中国“智”造型企业,将制造美学和工业设计完美转化为生产力的标准样本。
文/本刊记者 秦 洪 周忠华 樊 力 摄影记者 雷 辉
有这样一类企业家,当他来到你面前,你会明显意识到这是一位带工具的人。他类似某类专家,他有着某种专长。关于企业生产力上的每一场革命,都可以追溯到他手中的工具。
欧琳总裁徐剑光的工具是一把“尺子”,一种与生俱来并不断提升的对美的认知。
十多年前,中国厨具行业尚处一片一毛不拔的盐碱地,而徐剑光立志要在这里种出“艺术”的庄稼;十多年后,欧琳水槽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国第一,其橱柜、厨电产品横扫全球60多个国家,并在国内建立起1000多家销售网点。
从几张看似随意勾勒的草图,到行业里首屈一指的美学大师;从创办初期的探究摸索到一家“立足于人性化和艺术化的完美工厂”,十多年里,没有特殊背景的徐剑光,借力于欧洲厨房的先发优势,在中国厨具业的成长谱系中,潜伏成长为一个独具发展模式的企业样本。
是什么样的内驱力,让一个制造型企业不断战胜技术恐惧,将“三块石头一口锅”的中国厨房,拉伸成为表达美学创意的厨房艺术;又是怎么样的极致追求,让一个企业家选择将美学奉为区隔对手决胜行业未来的不二法则?
这个同时兼任着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副理事长的欧琳掌门人的故事,本质上看,是一串关于“创造如何将制造打败”、“美如何将平庸打败”、“未来如何将眼前打败”的商业启示。
三十岁前的岁月熔炉
那是一个有些闷热的盛夏季节,看完收发室老伯送来的最后一叠挂号信,时任宁波美术制版彩印厂经营厂长的徐剑光,收拾好桌上零散的文件,低头一看表,刚好四点三刻。从明天起,他将彻底告别这间办公室。
这是1988年的8月12日,徐剑光的辞职决定做得非常坚决。“东方风来满眼春”,此时此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下海创业的时代潮中跃跃欲试。徐剑光同样热血沸腾,他跑到宁波当地最大的商场里承包起服装柜台——成为宁波“厂长下海”经营服装的第一人。
一个习惯于人前人后被尊称为厂长的人,突然间没人叫了,心头难免些许失落。按照当时的社会逻辑,有本事的人是不会去干个体户的。但徐剑光把心一横:眼看这国家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再抱着虚名不放手,还叫什么男人?
别人卖服装,是把衣服往墙上一架,密密麻麻一大片爱买不买随便你。徐剑光却抡起袖子发挥美术专长,把硬纸板刻成一个个彩色模特套上服装,在那个不知模特为何物的年代,这种新奇的销售方式瞬间点亮了人们的眼睛,衣服卖得风生水起。一时间,几乎全宁波的服装个体户都在相互打听:徐剑光是哪路高人?
高人确实有点高:对于美的领悟,他自小就天赋过人。当别的孩子为手中的连环画争来抢去时,他信手画来已经行云流水,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画家”;后来上夜校进工厂一路摸爬滚打,自己的美术造诣更是与日俱增。
当别人还在竞相模仿“徐式彩模”时,徐剑光早已将触角伸向了上游服装厂。凭着自己对流行趋势的大胆判断,他直接参与到服装的设计环节,不断向厂家灌输怎样的款式才能避免同质化。而这种借渠道之威左右上游制造商的案例,多年后方才在其他连锁业态中有所体现。
与此同时,徐剑光还办起了一家名为“雪中皇”的皮衣厂。因为在指导服装企业的同时,徐剑光也“顺道”和它们的供应商成了兄弟,他总能搞到质优价廉的皮革,加上他自己设计的款式出奇新潮,几百块一件的“雪中皇”,在小小的宁波城卖得几近疯狂。
服装生意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徐剑光承包的服装柜台席卷宁波城,仅售货员就达100多人。然而,当他已经在服装界小有名气的时候,徐剑光却瞄上了一件利润更大的“衣服”。
随着城市化的兴起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住房装修开始风行中国。徐剑光把室外装饰理解成男装,把细腻多样的室内装饰理解成女装。这件穿在房子身上的“衣服”,与穿在人身上的衣服相比,能变化出更多的花样,蕴藏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也更大。于是1992年,徐剑光当机立断:结束服装生意,转身瞄准建材行业。
在90年代初盛行的室内装修中,最典型的就是卫生间。人们出差住宾馆,一看卫生间原来可以装饰得那么漂亮,于是回家参照这个体系,请人敲敲打打,硬是要整出个宾馆式的高级卫生间。徐剑光的理解是,宾馆卫生间引发了人们对卫生间的美的需求,于是,转身建材行业的他,做起了科勒、TOTO、美标等高档知名品牌的宁波代理。
建材经营做到1994年,每年销售收入高达七八千万元。眼看宁波人的卫生间快要被五花八门的卫浴品牌挤满,徐剑光忽然意识到,代理做得再好顶多就算个一方诸侯,要想打下万里江山,必须要有自己的实业、自己的品牌!
那么,对一个家庭而言什么地方和卫生间一样重要呢?是厨房。此时的中国厨房尚停留在石板灶时代,一扇排风扇一个煤气灶,便已算得上“顶配”了。而在那些早已实现精装修的西方国家,一间间厨房被装扮得精致温馨,这一切中国人却只能在电影里“欣赏”到。
——这样的差距深深刺激了徐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