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笑傲江湖?
看看马云如何总结自己的成长之路。有一年,马云和金庸探讨:如何为笑傲江湖?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马云总结说:“笑”要有眼光、有胸怀才能笑;“傲”就必须有实力,胸怀是被冤枉大的,冤枉受多了,就有了胸怀。
马云非常强调眼光——“眼光有多远、胸怀有多大,你就能做多大的事。胡雪岩讲过这句话:生意越来越难做,越难做越是机会,关键是眼光看多远,眼光看一个城市,你能做一个城市,眼光看到全国,你就做全国,眼光看到海外,你可以去海外。”眼光就是一种“先知力”。
在维基百科中,“先知”指能够与神交流并预见未来的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先知”, 科特总结出三个原则:先知先觉、协调和行动,他甚至找出企业先知的9大特质:1、绝对诚实;2、善于学习;3、公正;4、反教条精神;5、勇于展现自己和发现他人最好的一面;6、具有幽默感;7、既能高瞻远瞩,又能脚踏实地;8、自律;9、自我平衡。
“原生态”解读马云
颇为巧合的是,这些特质基本上也是马云“火星式管理”的风格描述。为了找到能准确表达马云这种“火星式管理”的原生态语言,我收集了百万字规模的马云讲话、语录等——说实话,写本“原生态”的管理日志比写本“解读”马云的书还累。
我发现,对马云,最好的解读就是不解读,原生态的声音更能体现出马云这种逆势经营的精髓,我所要做的,就是回归原点,实证历史,原生态展示。这也是这本《马云管理日志》最大的不同与特别所在。
最后,以我印象比较深的马云的一段话做这篇序的结尾,这是2001年,马云还不太有名,不太有钱,甚至不太主流,当然也会比较有时间,他经常在网上实名回答网友提问,他说:
“生活是艰辛的。如果你做的不好,人家会笑话你,把你当垃圾。如果你做的好,人家就抄你、偷你,用各种理由告你……但是我还是喜欢把事情做好。”
《徘徊的灵魂》——万科总裁王石“灵魂三部曲”之二
驻足停留 为徘徊的灵魂找到前路
丹 婴
王石拜谒圣城耶路撒冷
反思房地产规模+速度发展模式
探寻中国企业家精神源泉
讲述“拐点论”幕后故事
解密万科在寒冬中如何生存发展
王石,一个热爱广阔天地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勇于“向前看,向后看”的性情中人。《徘徊的灵魂》是王石和中信出版社继《道路与梦想》《让灵魂跟上脚步》之后的第三次合作。
信仰之城的反思
《徘徊的灵魂》以王石拜谒耶路撒冷为主线,途中王石反思了自己,反思了万科和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探索了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源头。
2008年对于王石,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经历了“拐点论”、“捐款门”,也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企业的发展困境……惯于在理性王国中游走的他,不断观察自己,观察企业,观察社会,希望为自己徘徊的灵魂找到前路,找到精神家园。
他和同行业的企业家一起来到耶路撒冷。这座信仰之城曾经被围困50多次,被征服36次,18次遭毁灭,今天的它依然壮丽。圣子耶稣或许没有想到,将近两千年后,遥远东方几位企业家,带着富足的躯壳、迷茫的脚步,到他这里来寻求启迪。
途中王石反思万科发展历程,与同行的企业家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心得:
在90年代初房地产业的高歌猛进中,给了万科怎样的惨痛教训?
2007-2008年“拐点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万科做了哪些准备?如何安然过冬?……
认识市场规律,探寻企业未来——这是身为企业家的王石必须做的功课。
功课越做越深,反而要重新思考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
生命的价值、企业的价值,探索精神的源头、理性的本质……
王石:开启灵魂城墙上的金门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认识市场规律,探寻企业未来——这是我身为企业家必须做的功课。或许是必然,在理性的王国里游走,走到边界时,便看见了信仰的大门。在无神论环境中长大成人的我,没有推门而入,仅仅是三叩其门。
耶路撒冷城墙上有两扇封闭的金门,三大宗教的信徒都相信,当弥赛亚降临的时候,两扇金门将开启。
我们的灵魂城墙上的金门,是否会开启?
近几年,不断观察自己,观察企业,观察社会,我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社会越来越富裕,产业越来越庞大,我们一路狂奔,似乎停不下来。在狂奔过后的路上,是饱受创伤的自然,迷茫躁动的社会,还有我们自己徘徊的灵魂,都已经跟不上脚步……
面对困境,每个人都应该深思和自省。而作为掌握较多社会资源的企业家更应该反省:我们应该继续飞奔还是慢下来?这种发展模式可持续吗?何处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未来会怎样?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放下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