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一舟觊觎网络游戏的“油水”已久。
三年前,千橡刚刚依靠SP业务有些赢利时,陈一舟就曾经想收购一家网游公司,不过这个提议后来被公司董事会否决。半年之后,陈一舟才看中了猫扑网,因此他心目中的网游公司变成了后来的社区公司。
在猫扑站长的强烈要求下,陈一舟在前几年开始尝试运营一款小规模的网络游戏《猫游记》,在运营社区的过程中,陈一舟相信自己把握了网游和社区的关系。
“最像游戏的论坛,和最不像游戏的游戏”是陈一舟对猫扑的定义,正是这个特点坚定了他加大网络游戏投入的信心,“我觉得我们可能会在这上面成为一个比较权威的公司。”
更关键的是,网络游戏和猫扑此前运营的门户一样,是已经被证明可行的商业模式,能够“出油”。握有一堆时髦但赢利遥遥无期的Web2.0组合,收入问题是陈一舟长期遭受质疑的焦点问题,而门户广告和网络游戏可能带来千橡所需要的真金白银。
持久战
Web2.0时代的代表性公司Youtube卖给Google时获得了价值Google总市值近1%的股票,陈一舟认为这代表了Web2.0公司和第一代互联网公司的价值比。
“没有一个社区能够做得跟门户一样大,除了国外的Myspace那种公司,它为什么会那么大?因为美国的即时通讯工具非常分散,没有一家独大。而中国的即时通讯工具抢了很多社区的生意,所以社区在中国很难做到一家独大。”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陈一舟选择了通过不断收购的模式迅速做大。因为,“不甘心当1%”。
如同当年的Chinaren一样,陈一舟的千橡处于国内互联网第二梯队的“头羊”位置。这个位置有些尴尬。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中国互联网品牌广告的第六名”,他说。但无论是品牌广告,还是无线业务收入,目前的营收规模都无法支持千橡整体上市。
打包速成模式的受阻迫使陈一舟转变策略,他的新计划是把千橡旗下的猫补/Donews、Uume/校内网两两整合,以实现分别上市,而千橡则变为一个控股公司。显然,整合后的猫扑Donews想要达到上市标准,如果不采取收购手段,必然需要更长时间的经营发展,而作为第一步,就是将Donews和猫扑IT频道合并。
而在此前的多个创业故事中,陈一舟还从未经历过创业持久战。Chinaren时期的陈一舟虽然并不情愿地把公司卖给了搜狐,但是相比同期其他互联网公司,陈一舟仍然可算经历了一次快速成功。随后在光通信领域的创业虽然让陈一舟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但这次创业从筹备到失败同样短暂。2002年第二次回国创业,陈一舟选择了SP业务,这一次他又踩准了市场节点,收获颇丰。
不过对互联网社区情有独钟的陈一舟看起来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他说,“我还是做社区。互联网几大应用里面最不起眼的一个,人最少,别人看不上的东西、苦活,我们来干。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坚持做二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