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一个万亿市场的存在
因为酷爱做网站,想在这个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又因为喜欢旅游,在这个市场看到了更多商机。于是,于敦德的创业就从做旅游网站开始了。2006年,25岁的于敦德跟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办了旅游产品电子商务网站途牛网,卖起了旅游路线。
对于敦德来说,做网站早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早在东南大学在读期间,于敦德在学校网站先声网做过一段时间,就在那时,他跟现在的首席运营官严海峰相识并成为搭档。
2004年,23岁的于敦德加入有六七个人的创业企业博客网,担任技术总监,负责产品和技术。博客网的起起落落又让于敦德意识到,创业企业业务模式要单一,把一项业务做扎实很重要。这也是途牛网今天深耕细作在线旅游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毕业后的这段经历让于敦德意识到“类似博客、社区等通用性网站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赢利模式也不易快速确立,竞争相当激烈”。与之相比,垂直性网站若好好经营,比较容易有所作为。
于敦德对旅游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更看到了中国旅游市场有着1万亿元的总规模,并且每年保持着10%的增长速度。创业项目确定之后,几位合作伙伴筹备了几十万元作为网站的启动资金,招兵买马、开发产品……2006年10月,途牛网启动时,于敦德25岁。
刚开始,途牛网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于敦德走的第一步棋便是不断完善景点库。他还清晰地记得网站起步阶段的艰辛。大半年的时间,于敦德的主要工作便是带领几名员工人工完善景点库。
随后,途牛网把旅行社的旅游路线搬到网站上,按效果付费吸引旅行社参与。盈利模式很简单,途牛网为旅行社提供旅游路线预订服务,驴友跟旅行社签订合同后,途牛网从中抽取一定的服务费。
2008年,尽管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但途牛网却很幸运,成功地获得了约200万美元的融资。有了这笔资金,于敦德终于可以放手升级呼叫中心了。除此之外,他们还改进业务运营系统,培训业务人员。
2009年,途牛网开始设立自己的旅行社,直接跟消费者签合同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一年,他们还拿到了近千万美元的投资。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途牛网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80后创业不容易,失败率很高。”尽管途牛网2010年实现了近4亿元的销售额,但于敦德却不敢有半点懈怠。
手机市场幕后赢家
2002年的手机市场上,飞利浦和NEC很火,屏幕是黑白的,手机游戏还处在贪食蛇的年代。那也是严靖从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的第一年,他成立了扬讯科技,第一笔业务是为西门子的首款黑白旗舰手机开发游戏“脑力大冲浪”,并预装在手机里。这款游戏面世时,不要说对手,周围几乎连同行都没有。近10年的时间,从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到移动互联网红得发紫,29岁的严靖已经从大学生成长为国内移动领域的老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