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冒在家,借病推了两个会面。深冬成都阴沉沉,开着空调无事可做。看李国庆大战大摩,想法颇多。索性静下心来,一边整理过去的投资文档,一边开两个主题发表一下看法。谈谈”投资业业态”和”创业者常识”,也是应GameLook邀请。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一家之言不必当真,大家当闲话看吧。
稍稍看了一下,”投资业业态”话题系本人首创,而”创业者常识”话题早已参与者众,是否可以理解成在微博这个平台上,说话的创业者远多于投资者?而就个人观察看,喜欢高调表达的PE/VC往往是外资基金或财务顾问机构,内资基金者鲜有发言,倒也符合现在的业态性格。
这个话题讲起来千头万绪,讲的人也不少。但在我看来,大多偏离大道。很多人讲创业者融资,上手就是对立思想,防范意识,尔虞我诈。好像投资与创业,就是零和博弈,投资人赚的钱是从创业者的口袋里掏的(包括最近刚上市的某图书网上商城老总),所以创业者必须也要坏,要学会如何坏方能成功
其实创业者需要明确这么一个事实——投资人见的人,比创业者吃的米还多。指望靠微博上某些大佬或创业前辈的只言片语中提炼出精华武装自身在投资人面前装老练,无异班门弄斧,反而让投资人看穿你的幼稚与不坦诚。更何况就我半月的观察,微博上所谓大佬与前辈,大多不是投资初哥就是创业卢瑟。投资人当然不是慈善家,他们要赚钱,但创业者口袋里的那点钱,远远不能满足他们贪婪的胃口。投资人的思路是,你是有前途的企业,我给你钱,你好好干,我们干大了去上市,赚那些股民的钱。套用BOSTON LEGAL里我很喜欢的一句台词,That’s money rain,多拿创业者一点股份,连Wet都够不上。
有创业者会问,那为什么很多团队最终都被投资人坑得那么惨呢?这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
1、投资人为什么要坑创业者?
很简单,利益最大化。
我刚才讲到,投资人赚的大头在于上市退出或倒手卖掉。但精如专业投资人,除了大头,举手之劳就能捞到的小头也是不会放过的,只要成本收益的帐算得过来。所以投资人明明看好你的企业,但他会压价,会分期,会配债,会对赌。投资人都会压迫创业者接受苛刻的条件,这无关对错。对创业者来说,只需要明白一点,你对自己的项目有多少信心。如果真是一个好项目,投资人绝对不会因为创业者拒绝某些他提出的苛刻条件就愤而放弃项目。很多创业者因为信心不足,全盘答应投资人的要求损失惨重然后埋怨投资人,其实很幼稚。
举个例子,我投的某网游企业,投资时我提出要对赌2010年业绩,该企业负责人同意。临近年底,为达到业绩,该企业在其运营的游戏中大量促销,导致老用户怨声载道,企业声誉受损。负责人对我抱怨说是我害他透支企业发展空间。我答,对赌是你同意的,如心痛,当初为何不降低对赌业绩,少融点钱
这个例子说明,创业者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只是很多人心太贪,又想拿钱又不想背责任——此等好事,哪里去找?
2、什么样的投资人要坑创业者?
这个涉及PE业态,我将在另一个话题“投资业业态”里详述。此处给出结论,三种投资人要坑创业者:
1、产业基金,如一些网游公司所成立的基金;
收购同行,因为不是拿去上市,无法享受资本溢价,所以产业基金给出的价码往往低得可怕。比如互联网产业,一家游戏研发企业,财务PE来投,往往8倍以上(感谢博瑞收购梦工厂制定了行业底线,我们投资人可是很郁闷),而产业基金来收,5倍以内不说,分期付款不说,还拿走企业产品全球代理权。
扼杀同行,微博上的创业者多为互联网行业,产业基金收下的团队的历程,想必不用多说。兼而有之者也不再费言。
总之,产业基金的钱,拿着绝对比财务PE难受得多,被坑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