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业态组合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商品品类、品牌、档次等要素组合,实现与顾客需求的最佳匹配的过程。一个好的商业业态组合起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商场,最大化租金收益;对租户,共享客户资源,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对顾客,最小化购物成本。
相对一般商业的业态组合,机场商业业态规划有较大的特殊性,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机场商业与机场自身最本质功能的矛盾。机场作为旅客搭乘空中交通工具的场所,其最本质的功能是满足旅客进出港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机场商业在进行业态规划布局时,必须将这个作为思考的前提与基础,细化下去这个前提与基础是由一系列的与旅客登机相关的参数组成的,如旅客提前到港时间、登机各环节的时间压力与心理紧张程度、登机行走动线等等。在对不同区域(如出发大厅、隔离区、到达大厅)进行业态组合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些变量对商业的旅客进店率、销售转化率、消费金额等商业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商业的一般规律进行科学的商业业态的组合。
整体来说,做好机场商业业态组合有以下5大要点值得注意:
1、 功能定位为先,确立业态组合的大原则
由于不同区域所处旅客登机流程的环节不同,必然带来在整体商业中的定位
差异。一般来说,出发大厅是旅客进入航站楼第一眼能接触到的商业,并且旅客在这个区域比较急于办理值机手续,在这样一个区域的商业功能定位以建立形象、满足快速、便利性消费为主。隔离区是旅客通过安检后,等待登机的区域,这时旅客的心理紧张程度得到缓急、时间相对宽裕,商业功能定位为整体商业的主力销售区。到达大厅是旅客到港后,急于奔赴目的地的区域,旅客消费的欲望较小,在功能定位上应以满足便利性消费为主,同时兼顾接机旅客的消费需求。当然,在对各区域进行商业功能定位时,还可进一步结合城市商业、文化特色进行一定的细化,以求得到更为精准的功能定位。
2、 注重机场与机场、机场与城市商业的差异化形成
在确立了各大区域的商业功能定位后,具体各区域的业态组合要达到怎样的
效果,是必须明确的一个战略问题。站在一个旅客消费者的角度,我们如果留心一下各机场的商业,会发现其各自都有自身的特点。比如香港机场的免税店、白云机场的广东美食街、成都双流机场的本土特色商业、首都机场的“世界厨房”餐饮聚集区等等。在机场商业的整体竞争策略中,差异化一定是其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思考机场商业差异化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应处理好两个层面的差异化问题。一是机场与机场之间的商业差异化,而是机场与城市商业之间的差异化。
在机场与机场之间的层面,应看到不同机场的旅客结构、客流量不同,机场所依附的城市经济、文化、商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机场业态组合时,一定要融入城市商业的竞争力、体现区域经济、人文的特点。只有这个做好了,才能解决旅客为什么是在这个机场购买,而不是其它机场的问题。
在机场与城市层面,要将机场商业置于整个城市商业的竞争环境看待业态组合的问题。机场只是旅客在整个城市进行消费购物的场所之一,在机场商品价格居高,商品与市区同质化,旅客购物消费时间压力紧的情况下,必然使得更多的旅客选择在市区而不是机场消费,特别是我们看到一些离市区比较近的机场,当机场附近有比较大规模的某类业态聚集时,对机场商业的冲击的非常大的,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这就迫使我们去思考,机场商业如何在业态、品牌、档次、价格上与市区形成一定差异化才能保证其主要的竞争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