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如人,也是有生命的。一个企业虽然有它的缔造者,但是一旦发育成长到一定的阶段,他就拥有了它自身的生命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缔造者的意志,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性格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考察中国的企业,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今天的中国企业最缺失的不是技术、资金和人才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有可能是健全的、高尚的、富有个性的企业人格。
企业家人格是核心
企业的本质是人的集合,而人是有人格的,那么,集合人的人格整合就构成了企业的人格。对自然人而言,所谓人格,心理学上把其定义为“那些对个体的人际行为有影响的持久特点”,一般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道德、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魅力,指的是能够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指的就是能够吸引人的个性特征。对企业而言,企业的人格,它是企业人的人格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延伸和释放,它包括企业集合人的人品、道德、知识、风度等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人格魅力,是形成其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每一个企业都具有两重人格:一个是它的法律人格;一个是它的文化人格。企业的法律人格是由法人制度赋予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权利义务主体,成为能够独立承当民商事务责任的主体。而企业的文化人格是企业人的性格、气质、道德、能力在企业活动中的展开和反映。企业的法律人格是先天的,它在企业一经工商登记时就由法律赋予了;而企业的文化人格是后天的,它必须经过企业人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精心培育、塑造才有可能形成。显然,我们这里所要论及和拷问的是企业的文化人格。
如同形形色色的人一样,企业也有不同的性格和特性。而这种人格特性就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基础。有专家研究指出,中国企业的人格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正统型。这类企业的一切行为均严格遵循道德法律原则行事,决策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利益分配关系明晰,员工责任感强,企业发展循序渐进、不断做大做强。二是感情型。这类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或亲朋好友的搭档企业,主要靠人情关系、感情程度来制约,江湖义气甚浓,利益分配感情用事,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便日益陷入难以维持的境地,一旦某个环节的感情发生裂变,便一发不可收拾。三是欺诈型。这类企业在创始初期往往披着一层神秘性的面纱,主要依靠对一些虚假性噱头的炒作来维持,包括企业的决策、分配关系,风险分散程度等问题除企业家一人了解实情外,从企业管理班子到一般员工大多全然不知,一旦企业家本人某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时,一切便化为乌有。
构成企业人格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但其核心仍是企业家的人格。围绕企业家人格,又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内部因素除了企业家本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外,还可延伸到围绕企业家本人所形成的决策层人格,管理层人格及员工层人格等。外部因素则是指对企业人格施加影响的外在因素,如社会环境、政策法规、人际关系以及企业交往关系等。既然企业人格对于企业的命运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来打造健全的、高尚的、富有个性的企业人格呢?我以为,关键是要把握两个问题,即“企业的人格化”问题与“人格的企业化”问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