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我不在乎大家说我好,也不在意大家说我不好,我非常在乎我应该去怎么做,去做什么。
薛伟斌(罗莱家纺总裁):我前面给自己的能力打70分,因为我觉得能力确实一般,但稻盛塾长说他只有60分,那我就要更低一点。热情方面我不如李总和曹总,我前两年有点追求有钱加有闲所谓的幸福生活,这个分数我觉得前两年比较低,最近稍微升上来一点,我估计能打个70分吧。
主持人:这是一个变量。我们很想知道你的热情如何调动起来的?
薛伟斌:以前听人家说有钱了以后,追求有点时间陪陪老婆孩子,出去周游世界,这就是幸福的生活。但后来发现幸福感并没有提升,有点迷茫了。幸好去年了解到稻盛哲学,开始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人活着就是修炼灵魂,但是后来越看越觉得这是对的。所以我重新回来投入工作,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原来是成就自己,现在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成就他人,所以分数就重新回来一点。
还有人格理念,我们中国人一直追求圣人境界,我本来认为稻盛先生应该可以在90分以上,比圣人低一点的叫贤人君子,可能在70分—90分,我觉得跟他们比,我还差距很大,只能打50分。
主持人:想问问稻盛先生这个方程式中是不是三个要素同等重要?
稻盛和夫:三者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格理念。2009年末,日航要破产了,日本政府请我当董事长帮助重建,我虽然创建了京瓷和KDDI获得了成功,但对航空业我毫无经验,按这个方程式来看的话,可以说我毫无能力,热情是有但该怎样去努力我也不知道,我所具备的就是人格理念。
我上任后首先是转变干部员工的价值观,因为大家的价值观不对,才导致了日航的破产,所以我就反复强调,我们不应该为了私利私欲去努力,而是要为了日航员工去努力做出利润,开始有5万员工,不得不辞退了一部分,现有3万几千人,要保护他们不致于失业就必须做出利润来,为此我们必须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心态具有怎样的价值观,我殷切地向干部员工们诉说,许多干部都是一流大学毕业头脑聪明的人,他们认为重建日航重要的是战略战术,对我所说的朴素的思想哲学价值观,起初他们很不接受,我就拼命说服他们,在反复述说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虽然很懂战略战术,但简单的作为人应有的人格理念却被忽视了。于是他们开始了转变,不仅仅是公司领导层,一线的乘务员、飞行员、修理工、机内机外各个岗位都开始了改革创新,开始拼命努力,从每个人眼神中都能看到变化。
日航在破产重建后第一年,利润就达到了1800多亿日元,在全世界航空公司中名列第一,赤字曾高达一万亿、两万亿日元的破产企业仅仅过了短短一年时间就获得了1880亿日元利润。我想说的是,领导人要有高尚的人格,正确的理念,同时要与员工们一起共有,也就是说公司从上到下全员共有优秀的人格理念,公司经营就会顺利。
“利他”之心带来利润
主持人:今天的中国企业正在转型过程中,在这样的一个变局当中,稻盛先生的这种经营理念会对中国的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有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稻盛和夫: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确实到了转型期,我们无论是经营者还是个人,都面临很多抉择。在进行判断时,是以私利私欲进行判断还是以人的良知来判断,结果将迥然不同。
我最早学的是孔子孟子,我学了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圣人贤人所写的《论语》,我不禁感叹这些优秀的人物,有着了不起的思想。或许有人认为在现今这个科学发达的文明社会这些古老的道理已不再通用,赶快去赚钱才重要,这是不对的。我认为越是艰难越是竞争激烈的时代,过去圣人们所教导的,正确的为人之道才是最重要的,我年轻时学习了中国圣人们的教导,这才造就了今天的我。
主持人:在人格理念当中,您的“利他”思想是特别鲜明的一个旗帜。但是一方面您反复强调要“利他”,另外一方面大家都是商人,包括您也是,经营企业就要创造利润,这当中是不是有一种矛盾需要我们去平衡去跨越,您怎么来面对这一切?
稻盛和夫:经营企业需要追求利润,但我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说必须通过正道来追求利润,不能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我们应该通过正道来追求利润,这样就与“利他”之心不矛盾。
还是以日航为例。我接受日航董事长的职务,是因为破产的日航会让三四万员工失去工作。现在日本经济不景气,在不景气中有三四万员工失业那是很糟糕的事,所以我就想保住他们的饭碗,这是第一位的目的;第二,这种大型企业破产会给日本经济沉重的打击,另外,我年纪大了也许不能像以前那样拼命工作了,所以我不要一分钱工资,以零薪水出任董事长,我为了帮助员工,抱着不让他们失业的利他之心来到了日航,因此员工们非常感动,他们在每个岗位上都钻研创新,不断地进行改革,结果收益就提高了。是“利他”之心带来了利润。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