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租赁与购买
企业无形资产的典型特征是这类资产不具实体特征,但也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企业的无形资产不一定由企业自主研发,也可以通过合作、租赁、购买等方式取得。正是因为资产的取得方式不同,因而在管理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企业资产租赁可以分为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两种。企业无形资产的租赁,主要指资产的使用权的租借,如商标租赁。商标所有人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向权属人之外授予商使用权,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处置权,但商标持有权未发生变化。
融资租赁最大的特点在于,租赁者在租约期内拥有资产的收益权和处置权,且在租约期满后,租赁者可决定对租赁资产的处置,退给出租人或是出购买设备。在王老吉一案中,加多宝集团在品牌建设和运作中,投入了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和推广费用,使得王老吉商标成为一件市值超过1000亿元知名品牌。加多宝的运作,为王老吉创造了巨大的附加价值。如果加多宝采取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王老吉品牌,就可以为租期内的品牌投入提供一个相对的保护。譬如在融资租赁协议中,加多宝就可以事先议定租期到期后,品牌最终权属,或是一次性买断王老吉商标,或是租赁人和被租赁人共同商议品牌溢价的分享,这样就可以化解单一商标租用协议的风险。
品牌资产的购买,则相对简单。一般而言企业购买品牌多是出于竞争需要,或是企业扩张和发展战略需要,对市场中成熟的品牌资产进行购买。在资产管理中,多是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来完成品牌资产购买。但也有例外,如果香港冠捷公司的iPod品牌,在台湾冠捷公司公司把iPod除中国大陆地区之外的商标权转给苹果公司后,苹果公司在全球市场统一规划iPod品牌战略,这个时候香港冠捷拥有的中国大陆地区iPod 所有权就成为了苹果公司全球的品牌战略最大的障碍,而购买就成立一个不二的选择。品牌资产的管理,一般在企业资产管理中都是按交易价格计量品牌资产价值,并按规定的年限按比例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管理。品牌资产购买,操作相对简单,但在购买时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当购入的品牌文化与企业现有品牌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有冲突时,就会产生连带影响,进而对企业原有品牌资产产生负效应。如医药企业巨头罗氏制药,为了完善其产品系列,购进另一家公司的血糖仪,以罗氏品牌进行经营,然而在市场上人们发现这款血糖仪存在严重的产品缺陷,罗氏公司不得不召回,对企业的品牌资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实施品牌资产购买策略,一定要对购买的品牌资产进行整合,让公司的文化与购买到的品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才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否则就应保持足够的谨慎。
品牌的几种战略选择
战略是企业关于品牌运作的全局考虑和安排,一般而言,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有品牌(公众品牌、私有品牌)、贴牌(即通常所说的OEM)、代工。
自有品牌是企业营销实践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战略。我们在市场营销中讨论的一般都是自有品牌,根据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营销力不同,自有品牌战略又可延伸出强品牌和弱品牌战略。强势品牌通常在营销过程中,对品牌的投入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密度,形成品牌在市场上的密集之势和对于竞争者的高压之势力,强势品牌的竞争力强大,而且给企业带来的附加收益也较大。但是,强势品牌在品牌营运中的巨大投入对企业的资金和财务状态有较高要求,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承受得起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可以采取避强策略,实施弱品牌战略。在一个较小的市场区域,或是在一个较小的细分市场寻求突破,以期在市场上谋求一个利基点,为企业营销带来附加收益。
私有品牌一般是与公众品牌相对,通常是是指专业的销售商所拥有的品牌。如沃尔玛的“简适simplybasic”品牌,就是在沃尔玛卖场的专有的品牌。
贴牌战略是企业在拓展市场过程采取的一种低成本品牌策略。实际上,这些企业并没有独立的商标和品牌,只是在其最终的产品进入市场时,通过与其他品牌厂商的协议,用别人的商标来标识自己的产品。这类企业可以借用所贴品牌在市场销售中的优势来为自身进入市场谋求便利,但在价值创造上,在品牌价值的分享上,只能获得较少的Cye制造收益。贴牌不可能最终形成企业的品牌资产。在当前市场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贴牌生产还有一种形式,即代工,富士康公司就是一家成功的代工工厂。在代工企业中,只是单纯接受委托企业的订单,根据委托企业的订单要求按合同生产,在整个价值链上,也只是分享制造环节的收益。
除此之外在,有些企业品牌会采取所谓无品牌战略,这类企业多是以价廉的日用杂品为主,产品本身在质量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要求。无品牌策略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广告和推销成本,但从长远看,实施无品牌战略不利企业市场的拓展和壮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