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珺很忙。在约定的专访前半小时,他还和公司高管开了一个业务短会。再往前一小时,他刚刚从上海飞回武汉。
武汉尚格展览集团在业界已很有名气,即便拿到全国去也是响当当的一块牌。然而,其董事长张珺觉得,这些都是他和他的员工努力创造来的。于是,他们不能停下忙碌的脚步。张珺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努力、坚持、执着,就是他们成功的方式。18年来逐渐形成尚格的“十六字”精神——志存高远,旷朗无尘;坚忍不拔,生生不息。
这也是尚格展览的企业座右铭。它来自山海经中的典故“夸父逐日”。
锁定目标广告业走出会展大腕
尚格的标识为“sungoal”,黑红色的字体交融,字面意思为“太阳和追逐”。“那是我们董事长一眼挑中的LOGO标志。”这是尚格员工人人都知道的事。
这个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尝试和转变。最初时,张珺下海,走的是广告业的道路。
回忆起当年下海创业的事,张珺用了“冒险”两字。1993年,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他专业对口,进入一家省级媒体做记者。那时这个职业让人很“有面子”,辞职创业确实需要很大勇气。
张珺最终还是这样做了。他下海注册了自己的广告公司,规模很小,只有3名员工。“我在汉口利济北路租了一间14平米的小办公室,就算开业了。”
不过起步时很顺利。创业没多久,张珺就看中卡拉OK在当时老百姓娱乐生活中的火热程度,与电视台合作,策划举办了“镭射歌曲电视大奖赛”。同时,他利用这次大奖赛的机会针对性地招商,得到一家无线话筒厂商的巨额赞助,为他的公司带来一笔不小收入。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广告业如此好赚,应乘胜追击,可张珺没这样想。“只有寻找一个新兴行业作为创业的终极目标,才能让公司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此后,在一次广东的订货会上,张珺受到启发,发现了会展的经济效应。目标就此锁定,他也成为武汉最早闯入展览业的创业人。
首展亏五六万 总结教训成为领头羊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