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我们在聊 Jim Collins 的 Great by Choice,以及他所谓“10 倍者”的种种特质,包括:Fanatic Discipline 狂热的纪律,Empirical Creativity 实证的创造,以及 Productive Paranoia 有生产力的神经质。但这些是强者创业 CEO 本人的特质,公司毕竟是一个组织,光是领导者一个人自己在那边有纪律的执行既有商业模式、摸石头过河的找寻新机会,并且神经兮兮的为最坏情况准备,那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还必须研究要如何把这样的意志贯彻到整个组织,并且让同仁能够切实遵守,面对创业过程中的起起伏伏与不断出现的诱惑,都能坚守而不动摇。
SOP
你第一个会想到的大概是 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也就是把执行细则一条条详列在一本类似“操作手册”的东西之内。或者用烹饪来解释,SOP 就是“食谱”,它让厨师只要照着操作,就能够煮出非常接近原创的菜色。
但也就像食谱很难顾及食材的新鲜度、季节性,以及不同调味料品牌间口感的差异一样,SOP 往往无法兼顾每个同仁的性格与能力,或是执行过程中碰到的种种状况。因此再厉害的 SOP 顶多也只能让你的团队达到 60 分、80 分,但很难靠着它达到 100 分的地步。
况且 SOP 发展的越巨细靡遗,同仁越照着它去执行,往往也就越可能陷入“僵化”,甚至进入“目的”与“手段"混淆的局面 ——原本写食谱是为了“煮出好菜色”,但最后“遵循食谱”却变成公司的最高指导原则,反而忘了注意菜到底好不好吃。这种僵化对追求卓越的组织来说,是一种负面的力量。
SMaC = Specific, Methodical, and Consistent
因为这样的缘故,要贯彻领导者意志,在组织内长出一个灵魂,我们需要一个比坊间流行的 SOP 更好的方法。关于这点,Collins 在比对分析了所有的 10 倍企业后,归纳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他们都有一组长期坚守着的“铁条”,Collins 称它为“SMaC”,意思是“明确”、“条理分明”并且“长期一致”的守则。
举例来说,在 80-90 年代美国航空产业民营化的超白热竞争过程,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伟大企业的的西南航空,有十个着名的 SMaC:
坚持做一个“短程”的航空公司,只飞两小时内的航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