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 737 一种机型
坚持飞机的高使用率与快速”回转“,大多数上下客在十分种内搞定
载客,不载大包裹或航空邮件,只载小包裹 —— 因为它们利润高且处理成本低
坚持低价与高班次频率
机上不供餐
不与其他航空公司合作提供转乘—— 开票成本、税、电脑系统与我们独特的机场策略不允许我们提供转乘
最重要的是维持在德州的优势,只在找到其他短程高乘量市场时跨州
维持家庭式的服务感受与欢乐的气氛,员工们是我们的骄傲
维持简单 — 持续提供现金柜台售票,十分钟前可在登机柜台取消订位以利候补,简化的电脑系统,商务舱提供免费饮料,候机室提供免费的咖啡与甜甜圈,不提供座位选择,预录的机舱安全简介,每晚把飞机与组员带回达拉斯,维持一个总部与一个维修站
好的画地自限
你很难去归类 SMaC 是什么,它们有点像是策略,但又不是策略;有点像是注意事项,却又不是注意事项。我认为比较好的比喻是”画地自限“,也就是由领导人去非常明确的说出,在这家公司,什么事情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不做,然后让这样的守则长期的贯彻到全公司,成为公司的意志与灵魂。
这背后的逻辑,我的领悟,是当公司越来越成功,全体会慢慢染上一种接近吃了”无敌星星“的怪病,开始认为”我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产业都能切入”。但还记得吗?公司往往不是他杀的,而是自杀的。当你什么都想做,势必会把人才、物资分散在过多的事业之上。景气好的时候金鸡母(我们俗称的“摇钱树”)一直生钞票出来给你用,所以过度扩张也不觉得怎样,但这时万一碰到经济动荡,一不小心周转不灵就会导致整个帝国的崩盘—— How the Mighty Fall 归纳出来倒下的伟大企业,全部都是死于这个症状。
所以 SMaC 等于是领导人为全体同仁,包括自己,未雨绸缪所画下来的红框框,它把大多数的门关上,只允许公司在既定的范围中,高度的限制下创新(还记得吗?成功的是那些创新的不多不少的公司),同时把"纪律"、“摸石过河”与“神经兮兮”的态度贯彻到整个组织。所以我说它是一种贯彻意志,注入灵魂的过程,让企业无论在成功或挫败时,都能坚持自己的信仰。
以上,与所有创业 CEO 们分享,或许你可以想想,你公司的 SMaC,又是哪些“铁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