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对策
面对不确定性环境,决策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底线原则,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决策可能的风险成本、成功可能及或然性、可能获益。此时要更关注失败是否可以承受,而非成功多么令人心动。管理不是赌博,不是下注之后的被动等待,而是做出成本投入的承诺、接受可能存在的风险后,竭尽全力采取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张瑞敏曾谈到,市场千变万化,政策、环境因素又不可控,企业家必须得有一定的坚持。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海尔圈下地开始建设工业园;但不久政策有变,所有银行都不贷款。当时工业园预计要投资15亿元,仅挖地基就投入了2亿,但海尔账面上只有8000万。万一失败,后果将不可想象;但就在最危急的时候,张瑞敏也没有怀疑做得不对,而是坚持下来。后来中国发展股市,青岛海尔在上海上市,筹到了4亿资金,盘活了僵局。
对于不确定性,人们不应只听本能呼唤而采取被动规避做法,而需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并利用它。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科学或不那么科学的实践做法,例如,市场通过期货价格等引导预期,以增加未来确定性;古人以烧牛骨、龟壳等看似迷信的占卜算卦方法,决定是否出门狩猎、下海捕鱼等活动,以对付不可预测性所带来的决策压力。这些看似非理性做法,实际上却真正体现了人类理性的智慧。例如,在决定狩猎方向时,采取更具随机性的占卜法可消除依赖经验或权威决策可能出现的路径依赖,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与捕猎效果优化;渔民在出海前通过烧盐听声的方法来决定未来行动,实际上则是在利用大气湿度与未来气象状况的内在联系进行天气预报。
总之,从决策逻辑看,面对不确定变化,考虑到社会互动性,若以变化应变化,也许更易使得最终事态发展与可能结果完全超出人们的可能预期,在客观上起着进一步加剧波动振荡的作用。所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变化,最有效的对策是以不变应万变,例如,既不要受市场偶发的需求剧增所诱惑,马上加大投资扩大产能,也不要因市场一时状况变糟而放弃,迅速进行大裁员以收缩战线。这就是,更多地采取短期看似吃亏而长期有益的战略措施,加强自律,面对诱惑不冒进,遭遇逆境不放弃;小步前进,持之以恒,不断改进,在总结积累经验基础上重视创新突破;坚守底线,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关注实效以求可持续盈利与发展。对此,吉姆·柯林斯与莫顿·汉森在其《选择卓越》(Great by Chioce)一书中,通过对于乱局生存现实案例的剖析,给出了相似的结论【创业网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