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在微博与淘宝上卖股筹集创业资金
1191人,一场众筹的“闪婚”,民间财富的欲,监管当局的律。
2012年10月20日,美微传媒创始人朱江特意从北京的三里屯soho办公室,飞向深圳华强北——这场横跨祖国南北,从一个小资密集地奔向一个山寨密集地的旅途动机是:找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提问。
在华强北大楼密密麻麻的“工作室”中几度穿梭后,朱江终于找到了那个人——一个在华强北做手机外壳批发生意的小生意人。还未来得及寒暄,朱江就把憋在心里的疑惑抛了出来:哥们,你都没见过我,怎么就放心地给我账户里打1万?……
严格来说,朱江的“哥们”称呼太随便了,因为这位素未谋面的“哥们儿”已经是美微传媒的股东。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朱江通过微博传播、淘宝售卖发起了两场网络众筹,为他创立的美微传媒筹集创业资金,短短时间内吸引到了832位个人投资者、11家机构和387万元资金到账。朱江的举动迅速被证监会叫停,但筹集了公司的启动资金,以及更重要的名气。
832位投资者,几乎都是和朱江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华强北的那位“个体户”,就是1/832。
陌生的股东们
没有第三方评估或靠谱的商业模式支持,招股说明书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2012年5月,朱江正式辞去爱奇艺会员频道负责人一职,下海创业。
和许多单枪匹马的创业者一样,朱江当时的状态可用7个字描述:找方向、找人、找钱。创业方向模模糊糊,做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内容,比如找一些国内的创业者,以影像形式记录他们的真实焦虑,再寻求将内容变现的办法,同时,为企业做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推广;至于人,朱江的团队不需要太大——在北京三里屯soho的办公室里,朱江自豪地指着他的团队:“有这七八个人就能把摊子先撑起来,他们每个人在身兼数职呢。”
但找钱,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朱江最开始的想法,把自己多年在企业积累的人脉变现。
还没正式辞职的时候,朱江就问过很多朋友,如果他拍一部微电影出售,他们觉得行不行,愿不愿意出钱买。朋友们的回答让朱江觉得热血沸腾,不管他提出什么方案,总能得到特别热情的回答:“好啊好啊,你来做就好,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你。”
等到正式创业后,朱江发现被“忽悠”了:“等真正需要钱的时候,朋友之间听不到什么实话,动真格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态度。找资金这事儿就变成了一个刷脸的事儿,而且不一定能刷得成。”
朱江开始走马灯似地找投资人:“前后大概见过100多个,北上广等地方到处乱飞,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见6-7个。”没有人愿意给名不见经传的朱江投钱,最让朱江郁闷的是一个深圳的投资人,为了争取其投资,单是九月份他就飞了四趟,双方谈得非常深入,但最后一天对方拒绝了朱江:“他们让我准备了各种数据材料,现在想想,可能对方也没什么预算,就是想了解一下行业而已。”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