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人类社会若干年的社会文化中常以弱势形象出现。而眼下,她们在商业社会中的影响却与日俱增,甚至有不少分析人士预言,未来女性将取代男性成为养家糊口的人。
事实上,这一愿景并非天方夜谭,《财富》杂志自1998年以来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显示,在世界500强中由女性担当“掌门”的公司越来越多,映射出十多年来全球商业社会中女性符号的变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高盛、通用电气、淡马锡等世界500强的高管中不乏女性身影;在国内,也有众多巾帼不让须眉,格力电器、玖龙纸业等企业的领导人均为女性。
多名从事商界女性研究的学者认为,女性企业家更重视企业文化,更愿意分享权力,其独有的细腻能帮助其在公司管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会带动其他女性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她力量”的变迁
1998年至今,十多个榜单,数百名“商界木兰”。简单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财富》杂志表示,“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50强排名榜”,是根据候选人的事业在全球市场的规模和重要性、其在公司的影响力、职场发展轨迹以及她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制定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多年来的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50强榜单时发现,其评选标准及关注焦点有迹可循。
《财富》杂志曾表示,2001年编纂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时,要想在美国以外的世界500强公司中找出女性领导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这在2002年、2004年的榜单中也有所显现。
2002年,《财富》杂志对女性在公司中权力分布的不均衡给予了关注,认为出于文化因素,德国、韩国、日本等地的职场女性很难与男性获得同等机会。
2004年,该榜单中非英语地区的女性进榜比例有所增大,新进榜的12位女性中,来自海尔的杨绵绵和格力的董明珠均是中国面孔,其中时任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谢企华更高居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财富》世界500强中,谢企华是唯一一个总部设于美国以外公司的女性领导人。
到了2006年女性的力量更是显现出来,资料显示,当年超市连锁店大荣和电子产品巨头三洋这两家世界500强中的日本公司,分别任用了女性领导人。
如果说此前该榜单更多关注女性在世界500强等公司的数量效应,以及职场以男性为主的传统观念的改变,那么2008年以后的榜单,其聚焦点发生了转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财富》发布的2008年度榜单中,英美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辛西娅·卡罗尔、西太银行首席执行官盖尔·凯莉、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天然气和电力、壳牌贸易、全球解决方案及技术部门执行董事琳达·库克占据了前三的位置。而且,这3家公司均属能源行业,该领域此前一直由男性主导。
而在2010年、2011年度的榜单中,《财富》增加了对女性领导人在创新、全球化浪潮中的表现等方面的考量。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