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心得→新闻
    


创业企业如何怎么跨越业绩的S曲线


cye.com.cn 时间:2013-6-20 9:34:19 来源: 作者:保罗·纽恩斯 我来说两句

导读:历经数十年,齐尼斯公司(Zenith)一直恰如其名般屹立于成功之巅[1]。齐尼斯公司创立于1918年,并在1923年以齐尼斯无线电公司(Zenith Radio Corporation)为名登记注册,该公司在1924年即推出全球首台便携式收音机。20年后,电视机问世,公司成功实现业务转型,于1948年推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随后,1956年又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手持式遥控器,并于1969年为黑底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设立了新标准。1975年,该公司在美国彩电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4%,跃居首位,高出排名第二的公司5个百分点,在当时堪称唯一具有绝对优势的竞争者。纵观整个发展过程,齐尼斯的成功正好印证了公司自1927年推出的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声誉源于质量。”

进入20世纪70年代,市场风云突变,日本制造商在美国的电视机市场销售额赶超齐尼斯。1976年,日本制造商抢占了45%市场份额,较70年代初翻了2倍。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齐尼斯并未一蹶不振。20世纪80年代,齐尼斯通过数据系统公司(Zenith Data Systems),最终以6亿美元出售给法国公司Group Bull进军计算机领域,但是,想要维持电视机业务的赢利水平正如某一刊物所形容的“重新排列泰坦尼克甲板上的椅子”。为此,齐尼斯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锐意成为创新者,而此次创新的焦点放在了研发极具发展前景但成本高昂的高清电视机(HDTV)上。

齐尼斯时运不济:高清电视对于实际消费者而言太过超前,而此时采取行动挽救电视机业务又为时已晚,这艘大船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沉入了海底。1991年,长期合作伙伴韩国LG电子公司收购齐尼斯5%的股份,1995年,LG电子斥资3.5亿美元获得齐尼斯的控制权,持股增至55%—意在获得齐尼斯的高清电视技术。1999年,齐尼斯最终申请破产,LG收购剩余股权。

齐尼斯是阐明卓越绩效企业的巨大成功和众多企业所遇发展瓶颈的生动实例。起初,齐尼斯凭借收音机业务设定了成功的标杆,随后进军电视机领域,业务的飞跃成就了齐尼斯的第二次辉煌,这一切显然少有其他公司能望其项背,然而,它却未能第三次复制成功,无论是计算机还是高清电视。

齐尼斯曾两次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也可能即将恢复往日的荣耀,LG近期正重振该品牌,并已初获成功)。但卓越绩效并非旨在成就“伟大”,这是一个过于静态的概念,它的意义在于即使面临严酷的行业竞争或多变的市场,企业仍能一次又一次地在竞争中胜出。卓越绩效企业(或组织)能够不断地重复成功并向世界证明它们第一次的事业顶峰并非偶然。这些企业一路披荆斩棘,取得巨大成就,正好切合本书的主题:它们跨越了S曲线。

我们所说的S曲线究竟是指什么?这个术语虽然应用广泛(参见“S曲线的含义”),但当我们使用这个术语时,是指成功企业从最初的小规模服务于几个需求急切的客户,随着新产品逐渐大众化,迅速扩张并最终达到巅峰,而当市场走向成熟时,企业也将步入平稳发展。我们所谓的卓越绩效企业(或组织)是指努力攀至S曲线顶峰,然后跳跃到下一条曲线,如此反复,生生不息的组织(见图1-1)。

S曲线的含义

至少在19世纪晚期商界就已使用S曲线一词,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Rogers)出版了《创新的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一书,该术语才得到广泛应用。在该书中,罗杰斯向读者展示了创新采用者的累计数量呈S形的发展趋势。他还总结了创新采用者的各项特征,由此形成了现今依然被广泛使用的术语。在网络时代,S曲线现象的含义用于说明互联网相关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杰弗里·摩尔(Geoffrey Moore)所著的《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2]等畅销书解释了新科技公司如何摆脱曲线的低谷,逐渐攀登到达顶点。

我们发现S曲线术语还可用于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企业绩效。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要成功向客户提供某种创新产品才能获得蓬勃发展。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业绩增长缓慢,企业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随着产品的吸引力扩大,企业经历快速增长期,而当市场趋于饱和,模仿者出现时,过时产品随即被更好的产品所取代(见图1-2)。

当一种全新商业产品被早期的采用者接受以后,他们的接受程度快速增加,在达到市场饱和后增长趋于平稳。

将企业的卓越绩效视为一系列的业务提升和飞跃看似非常直观,但无法立即指明起点何在。大量有关企业绩效的文献曾经兴盛一时,均以揭示成就卓越的秘诀为重点,其中的经典之作包括《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巅峰绩效》(Peak Performance)。与此同时,其他诸如《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4+2:企业的成功方程式》(What(Really)Works:The 4+2 Formula for Sustained Business Success)等作品则试图揭示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然而,对这两方面的交叉点—企业如何不断抵达卓越绩效的巅峰—却缺乏详细的以研究为基础的分析。

为弥补这一空白,埃森哲(Accenture)自2003年开始致力于卓越绩效的研究。近10年来,我们掌握了大量关于企业如何持续获得卓越绩效的真知灼见。对于一心向往成就卓越绩效的企业而言,我们获得的经验看似违背常理:对于实现长期绩效,关键因素并不在于为达到顶峰做出多少努力(尽管这点确实重要),而是要跨过下一条S曲线并再次沿曲线攀登。同样,成功跨越S曲线的秘密不是在曲线顶部或接近顶部时采取行动,而是为跳跃下一条曲线做好准备。那些沿着原S曲线发展的企业以何种姿态迎接下一次曲线正是本书所关注的重点。

寻找一种模式

在陈述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本书大纲前,首先介绍一下开展此次研究的原因和方法。

埃森哲的客户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创造持久价值;我们如何从当前注定要衰退的业务过渡到新业务。这是促使我们开展此次研究的首要原因。当然,这些公司身处的大环境迫使它们竭尽全力解决上述问题,诸如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曾经辉煌一时的短命公司、日新月异的行业革新、近乎无边界的竞争以及来之不易的竞争优势所带来的短期赢利能力等。

我们根据13种不同的财务指标对最初研究的800多家企业进行了同行量化分析,以评估各自的增长能力、赢利能力、一致性、持久性和未来定位,结果,我们初步判定大约80家企业为卓越绩效企业(参见“区分良莠”)。这些企业真正领先于同行企业,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无论经济或行业环境如何,它们年复一年地成功树立了企业赢利、收入增长和股票业绩等方面的行业典范。

有趣的是,尽管我们发现的卓越绩效企业数量较少,但仍远远超过《从优秀到卓越》一书所指明的11家卓越绩效企业和《基业长青》所强调的18家企业。这表明许多企业都能实现卓越绩效,而非寥寥数家。如果说我们发现的一些卓越绩效企业,如英特尔(Intel)、百事公司(PepsiCo)、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等比较显而易见,那么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卓越绩效企业则令我们倍感意外。在我们的初步研究中,丹纳赫公司(Danaher)、伊利诺工具公司(Illinois Tool Works)和利洁时公司(Reckitt Benckiser)都大受好评,但它们在创造卓越绩效时获得的成就却不为人知。

这类企业有哪些共同点?当时我们还不太确定。为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我们又进行了数月的研究,运用了从高管深度访谈到多变量回归分析等各种方法。在埃森哲的多个行业实践领域,我们组建了一些专业团队,这些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顾问、公司内外部业界专家、从业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以及一部分学者组成。这些团队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确定各自所专长的同行企业组合中出现持续卓越绩效企业的促进因素。我们的团队将把这些观点整合为完整的研究成果,并在本书中进行总结性论述。

以上即是我们如何取得研究结果的简要介绍,埃森哲将持续改善研究方法并推动该计划的实施(有关详情请参见附录)。根据我们的最佳估计,全球迄今已有1000多名个人参与我们的研究,并且每年有数百人继续参与研究。我们尽力将研究范围扩展至区域市场和新兴市场,并广泛研究了专业知识在7大核心商业职能中的作用,例如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我们还定期在公共服务领域实施经过改进的研究方法,目前研究观点的分享已经给双方带来了不断累积的经验教训。尽管大规模的纵向研究尚未达到完美—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在本书的长期酝酿过程中,我们与广泛的专家参与者的意见达成了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对于本书的观点抱以十足的信心。

区分良莠

我们从一开始就为研究工作设定了非常实际的目标。我们希望对卓越绩效的研究结果对实践者有所帮助,这些实践者每天一醒来就面临着企业运营的种种挑战,在管理现有业务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开拓新市场。

由于我们仅希望得到实用的见解,因此我们不太关注所研究的企业过去或将来是否一直保持卓越绩效。不过,它们都在各自的行业内经历过无数的狂风暴雨,安然渡过数个时代的竞争角逐。本书重点突出的一些企业在过去数年内曾面临过严峻的挑战,它们入选卓越绩效企业之列的资格可能会受到质疑。但卓越绩效企业的标签并不是确保未来绩效的灵丹妙药,它只是经过我们认真研究后对企业以往非凡成功的一种认可(通过统计数据衡量)。

同样,新近入选的卓越绩效企业却可能一鸣惊人。新的卓越绩效企业不断涌现,其中许多来自快速成熟的新兴市场,为此,我们向您推荐以下网站http://www.accenture.com/Global/High_Performance_Business/default.htm,以便随时了解关于当前卓越绩效企业的最新业界见解。但是,我们主要关注那些已经展示出跨越S曲线能力的企业,而顾名思义,新兴的超级明星企业还未曾有机会面对这样的挑战。有些企业的业绩可能确实令人羡慕,但由于竞争对手在同期也取得了类似的巨大成就,其成功在其整个行业内也就并不特别显著了,因此我们对于这些公司也不会太过关注。此外,一些来自新兴市场的领先竞争者也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它们缺少足够的历史业绩记录,无法进行合理和直接的评价,因此我们无法判定这些企业的业绩。换言之,我们研究的许多(而不是大部分)企业都是数十年来在发展中国家一直比较活跃的全球实体。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