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管理还能持续多久?
我们的职场经历中,有一个人,他讲起感情来很有感情,给人宽怀给人力量给人希望,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老板。可事实上,大多数老板的情感管理总会伴随着更多的情感误会。老板该如何打好情感这张牌?
处在创业阶段的公司老板,对人才自然是求贤若渴,甚至愿意和员工在寒风中一同喝啤酒吃烧烤,真是把心都掏给员工看,仿佛在说:你跟着我肯定没错。而往往这个时候,员工也是极容易被感动的,内心也欣喜自己遇到了贵人,毕竟老板是已经脱离了温饱线步入小康的,而自己还处在温饱线上挣扎,这无形中会把对老板产生的“知遇之恩”放大到无数倍。
每个讲感情的人心里都怀揣着一把放大镜,无论走在哪里,遇到一个人就拿出来瞧瞧彼此。员工的一脸感激和赤诚,经老板的那把放大镜里一照,也会相应放大,大到甚至可以把原本最该考量的一些专业技能等给掩盖了。这往往会造成公司里招聘了一些浮于表面功夫的人进来,浮于表面功夫的人往往不是很重感情,他们比那些踏实刻苦的员工更看重物质回报。如果把这些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倒也能人尽其才,给公司带来效益。可大部分创业阶段的公司真的就需要这类员工么?是招进来内耗储备,还是招聘一些有真才实干的员工,这需要每个老板自己去权衡。
还有一种情况,是公司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老板面临的繁杂事务也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老板的情感管理又是个怎样的情况呢?公司快速发展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员补给,这个时候如果老板依然怀揣着他内心的那面情感之镜来物色人选,公司的人才链条会陷入青黄不接。已经习惯了这个环境的老员工也基本上在行为和思考能和老板在同一个频率,也能切实为老板分担一些具体事物。而新员工很有可能只是某一瞬间被老板看上了,可能实际工作技能并不理想,被招进来很难及时融入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就只能跟随老板左右,聊聊感情聊聊将来。而那些敬业的老员工心理多少是有些埋怨的,因为自己的工作量并没有被有效分担,反而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这会加速老员工与老板的分道扬镳。
老板的情感管理往往错在了在第一步招聘员工时,对求职者动了“恻隐之心”,即使你再渴望人才,也应该估量着自己是泥菩萨还是观世音?因为你的情感会让员工在后期的共同工作中,不能够淋淋尽致地表达他最真实的想法,只会让更多多小误会累计到一发不可收的地步。
笔者觉得,每个求职者对于职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是为了工资,有的是为了一个平台,真正为了跟老板一块儿创业的想法几乎没有。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职场中也应该有这种事实的观念存在。员工的心往哪里走,是否紧随老板的脚步,内心萌动了誓死追随的豪言壮志,那可能是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员工越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状态,而心生依赖。绝不仅仅是因为老板一开始的情感锏,很可能跟那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老板的情感管理适用于彼此间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沉淀,彼此有了更多了解和信任,而不适用于和彼此初识阶段。在共事前期,该给的物质回报要想办法兑现,该化解的矛盾要及时处理,除非你真的只是在拿感情当令箭。你的情感管理其实只是用于员工已经不看重自己工资收入,不看重外界面包有多诱惑,而是看重你这个人,否则,你的情感输出于对方就是徒增压力罢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