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关:怎么解决差异性问题
马云曾说过,将淘宝带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的麻烦“超越最初的想象”。移动互联网海外市场的差异性,在用户习惯、行业生态环境乃至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都与国内大不相同。
对任何谋求出海的企业,研究海外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是首当其冲的功课。
首先,海外用户不喜欢冗杂功能的App,他们更倾向“小而美”的应用。也就是说,一个简单的功能,就可以解决最直接的问题。易到用车App集成了时租、接送机、随叫随到等多板块用车服务,用户使用便捷,App后端的平台可以最快响应订单并对需求进行智能化处理,最终由用户自主选择“他所认为”最佳的服务车辆。
而最被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支付,易到采用“先用后付”的类淘宝支付方式,并有信用担保的功能。所谓用户体验,可以在本土市场逐一进行充分验证。
第三关:出海前先要本土深耕
本土公司开辟海外市场,往往是仰仗国内市场的规模效应。产品技术创新力固然重要,但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去耕耘运作。
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有了表现足够优异的本土市场,这样打磨出的产品,才有可能拿到海外去复制。易到的平台从需求分析、车辆资源调配到自动跟踪定位系统,从技术上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而多省市的运营经验,对于一家中期创业公司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行业积累。
另外,作为创业项目的运营者,必须考虑的一点是:你在本土市场的运作模式中,哪些是可以直接移植的?
以易到用车为例,其产品模式上有一点值得肯定:即易到做的是“平台化”业务,并没有在每一个业务开展的省份单独建立团队来运营,这也从侧面给出了互联网企业涉足海外的一个建议:
本土公司如果想去海外,特意建立团队去做并非明智,以香港市场为例,市场规模不会比广东、江浙地区更大,不值得单独运营去做。因此,培育出一体化的业务辐射能力才是王道。
再者,互联网是一个连贯的服务体系,开发产品、运营、客服等等,更需要运营服务平台的完善。
从宏观上来看,互联网公司的境外生存,如果套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用户基础即底层的“生理需求”;
商业模式是“安全和社交需求”;
品牌树立则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那么,移动互联网公司如何初探境外市场的话题,就可以更直接的转化为本土公司如何在海外实现马斯洛理论。惨烈的本土竞争中能够走出去,能不能让Made in China模式成为褒义词而推广至境外?未来,突破口很有可能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