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有没有、看起来爽不爽被冯鑫视作视频服务的两个重要核心竞争力,在他看来,有没有完全是靠钱烧购买版权来实现,但是看起来爽不爽完全是可以靠产品技术创新来做的。
冯鑫回首创业路:如何迈过管理百人团队的坎儿
“公司发展到了100人一定是个坎儿。”这个坎儿,冯鑫总结为,是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管理方式上的失误、以及对核心战略的“伪重视”,它曾使得暴风影音错失由播放器向在线视频转型的最好时期和机遇。
“只做播放器是没有什么市场价值的,从2006年起,暴风便定下发展方向,用客户端的方式提供包括点播和直播在内的完整视频服务。”冯鑫表示,“暴风不是战略方向没去选的问题,我们是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管它叫伪重视。”
百人团队中,创始人要“冲锋陷阵”
从最早在酷热科技公司便谋划转型算起,冯鑫先后找了四拨人负责包括P2P技术在内的在线点播项目研发,但耗费了整整四年时间后直到2010年底,暴风才开始能真正提供成熟的在线视频服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此,冯鑫曾一度归咎于技术团队的失职,但其在2009年和2010年不断反省后却又认定,这是身为CEO的他的责任。
由于不是技术背景出身,冯鑫第一意识便放弃了亲自牵头相关研发项目的想法,并在随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先后更换了从光芒科技、雅虎中国、迅雷等公司挖来的四个不同的项目负责人,而每个负责人都只做了半年时间左右。
为什么项目负责人更换如此频繁?冯鑫表示,原因很简单,项目做不出来。
当时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的检查和考核节点,对相关项目进展没有及时的跟进和验收,导致研发团队目的性和工作压力不足,暴风的在线视频项目进展缓慢。但暴风当时对此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而是简单把原因归咎于负责人和团队的能力不足。不停变更负责人的处理方式又导致了新的问题,新任几乎都会推翻原来已有的产品重新研发,更降低了工作效率、延缓了项目进展。
“其实即使我不懂研发,如果我当时来牵头这个事情能尽快做出来概率是非常高的。”冯鑫认为。当然,冯鑫没有亲自去抓在线视频项目的研发,和暴风当时的管理结构改变也有直接的关系。
冯鑫回忆说,当2006年底暴风规模变大、公司过了一百人以后,设立了分管各项事务的副总裁,而这让他感到迷惑,因为每件事都有一个分管副总裁在负责,意味着创始人脱离了一线,但如果越级指挥又可能会被视作对下属和管理体系的不信任。
“其实雷军以前提醒过我,他说公司发展到一百人一定是一个坎,只是没具体说清楚,没想到后来这个坎真让我跌了一个大跟头。”冯鑫苦笑着谈起这段七年前的经历。
经历此次挫折后,冯鑫在随后的反思中对创业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作为创业者应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亲力亲为,所有的事几乎都自己干,一百人之前基本都是这个状态;第二阶段是冲锋陷阵,对于公司最重要的几个目标任务应该冲到一线去。而很多创业者此时却以为自己已经成为掌舵者了;第三阶段则是保驾护航,当公司规模到了千人级别,创业者可以充当教练和战略瞭望者。
“我觉得第二阶段会持续很久,比如现在的雷军和周鸿祎,他们都是属于冲锋陷阵的状态,把精力都投入到公司眼下最重要的业务上。”冯鑫说。
不过,冯鑫并不认为别人的创业经验教训会给新的创业者带来很大影响,“技巧容易学,道理不容易学。当你迷路时,如果有人一巴掌把你打醒了,你也就明白过来走上正途,但事实上,当你成为老板后却很难有人来打你这个巴掌了。”冯鑫表示。
除了前文所述,一位暴风影音员工则向腾讯科技透露,暴风在转型提供在线视频服务的过称中,还遭遇了另一个挫折,即客户端后台进程开始了频繁的联网行为,插件和功能开始增多,无法像视频网站采用贴片广告、急于商业化又不断自动推送广告弹窗,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的矛盾激化。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