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创业者在创立互联网公司的时候都不太注重期权池的设立或者说根本不明白该如何设计一个能够较好的激励员工的期权池。 期权与股权
员工期权计划是将部分股份提前留出用于激励员工(包括创始人自己、高管、骨干、普通员工)的一种计划,在欧美等国家被认为是驱动初创企业发展必要的关键要素之一。
期权与股权不同,股权代表所有权。期权代表的则是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价格购买特定所有权的权利,行权之后员工获得的股份是普通股。
期权计划的目的
在创业初期给不出高薪水的情况下吸引高级人才;补偿管理层及骨干的创业风险;给员工归属感,使员工与股东利益一致;解决长期激励问题,留住人才。
期权池的设立与大小
硅谷的惯例是预留公司全部股份的10%-20%作为期权池,一般由董事会在期权池规定的限额内决定给哪些员工发放以及发放多少期权,并决定行权价格。但是需要注意一些分配原则:对公司发展越重要、投入程度越深的人分配数额越多。越早加入风险越大,行权价格越低。一般同一批员工的行权价格相同。以管理层和骨干员工为主,也有部分企业实施全员激励。
授予期权的时候要在合同中明确以下具体细节:
1.期权对应的股份数额,行权价格。一般来说,A轮融资之前的价格都非常低或者免费送,随着公司前景的不断明朗,价格也随之上升。定价的原则是跟授予时的每股公允价值(也即市场上的可参照价值)相对应,同时考虑到对招聘人员的激励作用。
2.期权计算的起始日,即开始授予期权的时间,一般是从入职当天起计算。
3.授予的期限,即合同对应的全部期权到手的时间,一般为4年。一般来说,期权按月授予,也就是说,每个月到手1/48(以4年为例),到手即意味着可以行权。
4.最短生效期,一般设定只有员工在公司工作满一定时间,期权的承诺才开始生效,一般是1年。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在公司工作不满1年,离职时是不能行权的,而一旦达到1年,则期权立即到手1/4,此后每个月另到手1/48,直至离职或全部期权到手。
5.失效期限。员工离职后,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内决定是否行使这个购买的权利,通常会设定为180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