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新闻让我看了感动得想流泪。”
办公室一位50多岁的老记刚说完,同仁们就好奇:让见惯人情冷暖沉浮的老记都感动,啥新闻?
南京出现一个丘比特征婚点,专门为先天性缺乏性功能的人缔结无性婚姻做红娘。
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无卵巢的“石女”,生殖器无法勃起也无精子的先天克氏综合征患者……因为身体上的难言之隐,他们忍受着自卑和他人猜疑的目光,生活在孤独痛苦的世界里,但他们同样需要爱,需要婚姻。无性征婚网为他们搭起了“同病相怜”的平台。
感动,就是因这人性关怀油然而起。人性关怀、人文关怀、人道关怀,三“人”行,必有商机。
人性关怀:激动着埋单
婚姻介绍,白领是热点。父母到公园为白领子女相亲,婚介所屡办相亲面对面,谁会想到这个婚介冰点?罗俊。
昨天上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南京丘比特婚介所经理罗俊。说起办无性征婚点的起因,他的语气中充满感慨。
2001年丘比特婚介所开了个“情感倾诉热线”,2002年又开了个“好心情哭吧”,全国各地先后有四五百个先天缺乏性功能的患者向丘比特倾诉痛苦。听他们说,看他们哭,罗俊和婚介所的工作人员很难受,却爱莫能助,只能安慰、劝说。他们的痛苦与众不同:欲爱不能。辗转求医无效,最多的一个病人花了38万元,也看不好自己的病。很多人因此痛不欲生,一个病人怨恨父母:“为何把我生成这样?”伤心之下离家出走10年。2004年11月,一位安徽的母亲带着她双胞胎的“石女”来到南京,敲开丘比特的门,要求给双胞胎女儿征婚,这才触发了丘比特办无性征婚的想法。
无性征婚推出后,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包括一些医学专家和性学家,有位性学家甚至说:“没有性哪来的爱?”但征婚者对婚姻的理解显然非常人能够完全理解,“丘比特”无性征婚点自2004年10月挂牌以来,目前已经接听、接待无性人员咨询4万多人次,进行会员登记的有500多人,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德国、澳大利亚等海外的先天性功能障碍者也远渡重洋来丘比特。丘比特已经举办了4次活动,参加者逾500人次,促成20对征婚者缔结良缘。这些新人们对家庭的幸福更珍惜,演绎出一幕幕“无性也能有爱”的生动情景。
【商机联想:为先天缺乏性功能者组建家庭搭“鹊桥”,是暖人心扉的人性关怀。尽管这些不幸的人出生率仅有1/5000,但按全国13亿人口计,就有20多万人,这不是个小数字。其实,类似这样应给予人性关怀的人还有很多,如残疾人。残疾人同样需要爱,需要建立家庭,但他们的婚恋同样困难重重。此外,还有性功能障碍者,据了解,离婚案中67%的原因在于此。还有老年人的婚介,都是商机可以涉足的人性关怀。这种关怀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据悉,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普通婚介的费用少则数百元,高则上千元。虽然目前丘比特进行的无性婚介不计经济效益,只收50元登记费,靠“有性婚介”的利润补贴“无性婚介”,但事实上,前来无性征婚的大多是高学历者,经济收入可观。如果无性征婚等不再成为新闻,而被人视为寻常事,是完全可以按照正常婚介收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