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清华科技园新成果展”上了解到,一家由10名清华学生创办的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自身的艰苦努力以及清华科技园的“孵化”下,成为清华科技体系里面最大的软件企业之一。
据了解,该公司于1999年8月份作为大学生企业进驻清华科技园,是首批进入清华科技园的企业之一,其总裁姜晓丹笑称它是清华科技园的“1号会员”。目前,该公司拥有正式员工300多名,其中博士、硕士占31%,公司总注册资金为人民币4000万元。
创业始于课题研究
说到创业,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汤涛说:“其实我们走这条路是有机遇因素的,它的起步跟别的创业公司不太一样,它最初在清华的时候是一个研究中心。”
1996年清华成立了一个中心,叫做清华信息产业中心,是广东省科委、南海市政府和清华合办的,做Internet研究。当时清华大学每年举办一个“南海杯网络设计大奖赛”,征集各种各样的网络设计。汤涛说:“那时候的作品跟现在比可能很幼稚,把几台机器联在一起干一点事情就已经很不错了。”
据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姜晓丹回忆,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三八妇女节”舞会,女友是舞会组织者,他带了一帮哥们儿去捧场。可他们都不爱跳舞,就在门口聊天,聊着聊着就决定要“一起干点什么”。这次舞会之后,他们经常凑在一块,做一些研究、想一些点子,最后选择了“集成化办公桌面环境”的课题研究,并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因为一共有7个人参与研究和系统开发,所以他们就把这个系统叫作“北斗”,“这是慧点之前第一个产品原型”。后来,这套系统参加了学校1997年举办的“南海杯”软件大奖赛,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上万元奖金。
“从这以后,我们进入了清华这个信息产业中心,一直做到1998年。”而在这以前,他们所做的事情都跟学生创业没有很大关系,只是课外科技活动。“这个中心给慧点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它是以科研为目的的,气氛很活跃,而且可以接项目。”姜晓丹说。
瞒着学校创办公司
进入清华信息产业中心之后,他们不断对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人数也由原来的7人增加到10多个人。可是,姜晓丹说:“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都突然感到一种危机:如果我们就以毕业为终点,我们庞大的开发计划和即将问世的产品很可能胎死腹中,因为毕业之后,要把大家聚到一块很难,出国的出国,进外企的进外企……”当时,他们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开发方面,于是,在毕业前,1998年8月,姜晓丹、汤涛等10名同学共同出资50万元,注册成立了“慧点科技”。
|